新快报讯 近日,海珠区人民政府公示了《广州市海珠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公示时间为2023年6月22日至7月21日。为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海珠区将在公示期间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信件的方式提交意见。
建设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
海珠区以建设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为目标愿景,重点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城央生态宜居区、文商旅融合样板区,奋力建设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海上明珠。
《规划》提出“三步走”建设目标:到2025年,建设新时代的创新海珠、智慧海珠、生态海珠、文化海珠、品质海珠;到2035年,逐步建成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到2050年,建成有经典魅力、有时代活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心城区典范。
《规划》还提出要构建美丽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将自然保护地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海珠区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69.97km²,并构建“一环一心、多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构筑“一轴引领、两环带动、三区支撑”的城市空间格局。
重点发展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规划》显示,海珠区将重点发展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包括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产业、持续做优高端服务产业、强化突出会展文旅产业、全面提升智能建筑产业、加速培育都市型工业产业。
同时,海珠区规划六大产业重点发展区。一是将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二是将广州塔数字文旅区打造成海珠数字文旅融合示范区;三是在环中大科技创新区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的创新体系;四是将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建设成海珠滨水新活力文商旅融合示范圈;五是将石溪至沥滘新兴产业集聚区打造成新兴产业集聚区;六是将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打造成高质量价值园区及高品质创新生态空间。
构建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在综合交通体系方面也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35年,对外交通出行实现“3060”目标,即海珠区至航空、铁路枢纽30分钟直达,至湾区主要城市联系时间不超过60分钟;内部交通出行实现“7080”目标,即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不低于7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80%,整体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80%。
此外,海珠区还积极推进琶洲枢纽和沥滘枢纽两大客运枢纽建设,构建“城际铁路线+城市轨道快线A+城市轨道快线B+城市轨道普线”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七横十纵一环”路网结构。
在历史文化方面,海珠区提出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海珠区“红色之旅”革命文化路径、“丝路遗风”历史文化路径、“工业长河”工业文化路径三条历史文化路径。
公众意见提交途径
电子邮箱:hzgtkj2023@163.com
邮寄地址:海珠区宝岗大道100号飞龙大厦南门
邮政编码:510235
(信封封面或邮件请标注“海珠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