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周邓养的小鹅已经长大了。
■傅朝华、付光艺在耙田。
2月3日 星期一 晴
好趁东风战鼓声,漠阳江畔尽春耕。今天是正月初十,龙湾村扶贫产业基地——龙湾村(漠阳花)花生、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已出现傅朝华、付光艺两人忙碌的身影。年前已进行耙田,疏松平整了土地,就等待春到播种。今天他们从公司取到了谷种,准备播种了。
去年12月,得到70多户村民的大力支持,驻村工作队终于集约到125亩田地,与当地龙头企业阳江市漠阳花粮油种植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龙湾村(漠阳花)花生、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用于耕种水稻,并轮作花生、玉米、辣椒、蔬菜等经济作物。目前,基地已在本村聘请了傅朝华、付光艺两名脱贫户作为长期用工,他们熟悉农业机械操作,也可负责基地日常管理。这次开春播种是基地第一次生产,年前驻村工作队已经和公司沟通协调好,有序安排平整土地、改善土壤结构,并备好谷种、化肥、农药等物资。
请来的帮工在前面播种,傅朝华开着手扶拖拉机随后跟着盖面,以免谷种被老鼠吃掉。傅朝华说,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让他一家脱了贫,如今扶贫产业基地落户在本村,不出远门就能务工,还可以兼顾家里养鹅的活儿,这样的帮扶真是很贴心。
去年12月初,驻村工作队还组织贫困户到村扶贫产业项目——种鹅养殖循环农业基地购买鹅苗,扶贫资金予以适当比例补贴。这项带贫益贫机制使贫困户在享受“固定收益”“保底分红”的基础上,通过贫困户与村扶贫产业基地精准对接,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免费技术指导、控制养殖质量、保底价回购良种鹅的方法带动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项目产生收益。
杨周邓是首批参与养殖贫困户之一,购买了100多只鹅苗。鹅苗刚到时,正好寒潮来了,看到那毛茸茸的小家伙,杨周邓百般呵护,把鹅棚围得密不透风,用灯泡烤着,生怕小鹅苗冻伤了。春节期间,小鹅长大了,听着此起彼伏的“咯咯咯”叫声,杨周邓笑得合不拢嘴。他盼望着到三月底四月初,鹅就可以出栏,到时卖个好价钱。帮扶四年来,杨周邓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2016年他家人均可支配收入5561.33元,2019年已提升到23269.83元!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田野总是充满希望。洒下辛勤的汗水,抓好复工复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坚信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李钊炯 阳江市江城区龙湾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