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王娟 通讯员许锋 报道 “《民间图形在UI设计中的应用实践》:95分,优秀。”4月26日一大早,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郑灿光同学就在朋友圈兴奋地展示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郑灿光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17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毕业生,受疫情影响,从放寒假至今一直“宅”在汕头老家,4月19日下午4点左右,他通过网络答辩的形式完成了大学期间的“最后一课”。据悉,为落实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要求,同时为保证2020届毕业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该校原定今年上半年开展毕业生答辩工作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改由网络答辩的形式考核同学们的毕业设计(论文),2000多名学生,100多位老师参与其中。
带着笔记本坐在路边4小时完成答辩 吴志永同学则是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17市场营销现代学徒班的毕业生,现在佛山特色小镇广佛里智慧慢城实习。4月23日下午准备答辩时,他还在工作现场忙碌。为了完成答辩,领导特批他进入VIP室。“VIP室条件不错,有沙发、茶几,窗明几净,我在一个特别温馨的环境中完成了毕业答辩。”吴志永已经和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只要拿到毕业证,公司就给他办理“五险一金”。
据悉,为落实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要求,同时为保证2020届毕业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原定今年上半年开展毕业生答辩工作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由于受疫情影响,决定通过网络答辩的形式考核同学们的毕业设计(论文)。
由于是首次通过网络举行线上答辩,两学院为确保网络答辩的有序进行,制定了2020届毕业生网络答辩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详细安排表,并要求学生提前安装好腾讯会议小程序,做好腾讯会议室操作的线上测试。
4月12日,信息工程学院网络答辩如期举行。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5个专业共18个小组的343名毕业生参加答辩,48名教师担任评委。整个答辩过程非常顺利。17电子商务2班的黄悦冰和刘北晓两位同学,因为住处网络信号不好,为了不影响答辩,找到路边信号相对较好的地方,带着笔记本电脑在路边吹着近4个小时的风,一直到答辩结束。很多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有创新思维,也有实用价值,17软件技术3班的许妍妍同学的《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点餐系统》,就得到指导老师谢国华的肯定。
精彩纷呈网络答辩翻开安全毕业新一页 4月23日下午, 经济与管理学院8个专业共1954名毕业生参加答辩。答辩分23个小组同时进行,77名指导教师出席答辩会并担任评委。同学们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向导师们展示了自己在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学校国家骨干专业市场营销的同学参与到合作企业易居的社区巡更链、案场智控链和楼宇智控链的区块链防疫智控实习所作的精彩分享,让参与网络答辩会的所有同学都受益匪浅。所有学生均全程聆听答辩,会后完成答辩表并提交给指导老师。学校副校长兼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媚莎到各分会场进行了巡查,并参与和聆听了对接专业教研室的毕业答辩。
同学们对学校创新答辩方式纷纷表示感谢。17人力资源管理1班的林佩婷同学从去年11月底开始在广州黄埔中新知识城万科物业实习,专业对口,做人事专员,她说:“在疫情期间,学校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减少了人流聚集,降低了疾病传播风险,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关照。当然,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我觉得与指导老师面对面答辩,更有‘仪式感’”。
该校校长蒋新华教授说:“网络答辩取得成功,是师生们共克时艰的结果,也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主动适应教学新形态,激发教学管理新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