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乡村振兴日记(541)韦大姐的家书 让我眼眶湿润
网络
2022-7-31 0:0

微信图片_20210818182315.jpg

(作者:黄毅勇  广州市派驻清远市连山县小三江镇帮扶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一早,我们工作队协助低收入帮扶对象韦大姐的三女儿到广州参加乡村振兴对口帮扶“音乐之星育苗行动夏令营”。临别前,韦大姐一再叮嘱女儿:“要听夏令营老师话,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不要辜负工作队的叔叔们对你的期望。”这一幕不禁让我思绪万千。

image001.jpg

▲协助低收入帮扶对象韦大姐的三女儿到广州参加乡村振兴对口帮扶“音乐之星育苗行动夏令营”(左一为韦大姐、左二为其三女儿)

在去年的防返贫动态监测走访中,我们第一次来到韦大姐家,知道了她们家的一些情况。韦大姐结过两次婚,与前夫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读大学三年级,二女儿在读卫校二年级,2008年前夫去世;为照顾两个女儿及前夫母亲(家婆),2011年她二婚组建家庭并再生育两个女儿,三女儿10岁在读小学四年级,四女儿8岁在读小学二年级;三年前因生活贫寒,她再婚的丈夫抛弃家庭出走,韦大姐只能自己独自抚养四个女儿和70多岁的家婆,家庭收入主要靠自己耕种的4亩稻田,以及平日里去各个工地扛水泥打零工。当时韦大姐因长期劳累,患腰椎间盘突出住院,生活费用支出困难,整个家庭陷入困苦中,她大女儿、二女儿都想辍学打工帮助母亲。工作队立即劝阻韦大姐两个女儿,并联系广州组团单位工会组织会员捐款,帮扶这个处于困境的家庭。

2022年春节前夕,工作队陪同组团单位负责人到韦大姐家慰问,献上爱心捐款和捐赠的御寒物资。为解决韦大姐及孩子们的后顾之忧,工作队还联系了广州一慈善基金会,成功为她家每个在校学生申请了每月500元的慈善资助,可以一直支持到每个孩子大学毕业。听到了这个好消息后,韦大姐一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送别时,韦大姐的三女儿还给我们看了一封信。那是昨晚韦大姐按照“音乐之星育苗行动夏令营”组委会的要求,给女儿写的一封信。小姑娘说那是妈妈第一次给自己写信,读了之后很感动,觉得自己也更能理解妈妈了。

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女儿:

今天当听到要我给你写一封信的时候,突然不知道要说什么。作为妈妈,我平时对你关心不够,这时我才发现你长大了,也开始懂事了。

亲爱的女儿,妈妈读书不多,但是妈妈知道读书是一条最好的出路。亲爱的女儿,每当看到你在努力学习时,我比什么都高兴,一身的疲劳就会荡然无存,每当你把奖状拿回家的时候,妈妈比你更开心。我希望我们家每个孩子都能靠读书走出大山,成为栋梁之才。

亲爱的女儿,脚下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妈妈真心希望你将来是一个性格健全,懂得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拼搏进取的优秀人才。理想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亲爱的女儿,只有树立了理想,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会发挥出你的最大潜能。

妈妈有时候过于唠叨,你应该面带微笑和感激把这种唠叨看成是温暖的幸福事,唠叨是妈妈对你的爱与挂念,希望在这二十天的学习期间,你能照顾好自己。

亲爱的女儿,妈妈用一句古语作为这封信的结束语吧,这也是妈妈最喜欢的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亲爱的女儿,今后的人生道路,我们一起努力吧。

永远爱你的妈妈”

这封信读得我眼眶湿润。我拍拍小姑娘的肩,对她说:“记住你妈妈的话,梅花香自苦寒来。你妈妈很了不起,你也要加油!”小姑娘郑重地点点头,在她的眼睛里,我读到了承诺,也读到了信心。

强国号.jpg

责编:朱颖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协议授权转载联系:(020)87133906。
推荐阅读
用好电 奔好日子,广州供电局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动力”
新快报
2023-9-20
赴一场“乡村奇妙游”,花都区这个村响彻“美丽乡音”
新快报
2023-9-20
授课+现场教学 广州开放大学再为平远培养优秀乡村振兴人才
新快报
2023-9-18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 © 广东新快报社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 8713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