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乡村振兴日记(585)你这样的“第一书记”,我们希望多来几个
网络
2022-11-16 0:0

乡村振兴日记.JPG

(作者:洪少君 中山市古镇组团驻新圩镇帮扶工作队驻田中村第一书记兼队员 派出单位: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晴

“你这样的第一书记,我们希望多来几个”,今天早上,在田中村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工作推进会结束后,村书记许少虹向我说道。比起千句万句的客套话,从淳朴直率且不善言辞的许书记口中说出的这一句话,仿佛是给了我一个“优秀”的考核评价,也让我的思绪不由得串联起这一年多来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们的每一个共同奋战的瞬间。

田中村有原建档立卡脱贫户24户72人。驻村以来,走访关注脱贫户,关注他们的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情况成为我工作的第一要务。为突发重大疾病的脱贫户申请中潮慈善爱心基金救助,自掏腰包慰问患病脱贫户,给困难户送东西...从刚来时村干部的介绍“这是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到现在脱贫户的招呼“洪书记来啦”...这一年来,我与脱贫户们处成了日常往来的旧友。

image001.jpg▲走访原建档立卡脱贫户。

在驻村的第四个月,我很高兴促成了派出单位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第一党支部与田中村党总支进行党建结对,推动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第一党支部书记带队到田中村开展党建活动。从此,每当重大节日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第一党支部便会对田中村的困难户进行慰问。除此之外,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帮扶,联系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学子,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困难户捐赠大米、食用油。我告诫自己,脱贫不脱帮扶决不能成为一句口号。

image003.jpg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第一党支部与田中村党总支进行党建结对。

建设村道、排水管网、垃圾收集点、村民活动场所和宣传设施,一年多来,田中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化身“监工”,每天到工程现场察看施工情况。在美丽乡村工程项目结束后,我便申请驻新圩镇帮扶工作队的自筹经费为田中村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增设群众服务公告栏和绘制乡村振兴文化墙。后续,我还将申请中山结对帮扶资金对田中村进行三线改造、房前屋后美化和乡村文化宣传等,将田中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到底,全力配合新圩镇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小镇。

image005.jpg

▲田中村文化墙。

为解决田中村集体产业缺乏,单一低廉的土地出租收入导致村集体入不敷出等问题,在充分考虑释迦果的较高经济价值、本地优良的种植条件、村民丰富的种植经验及相关用地情况后,我主动向村“两委”提出建造释迦果种植园的发展新思路,并主笔撰写田中村释迦果园建设方案。经计算,田中村释迦果种植园80亩建设费用约120万元,建成后(果苗成树约两年),预计承包经营者种植年收入约80万元,村集体种植园年租金收入约12万元,果树生长寿命可达30年左右。此外,种植园还可解决脱贫有劳力户的就业问题。该项目一经提出便得到村“两委”干部的一致支持。为尽快启动田中村释迦果种植园项目,我提出了党建结对帮扶项目和驻镇帮镇扶村项目相结合创新尝试。经多方协商,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为田中村先行融入党建结对帮扶资金3万元,帮助种植园进行初期开发和种植。2022年5月份,田中村释迦果种植园成功种下第一批释迦果苗。在党建结对帮扶资金的撬动下,2022年8月,该项目入选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库,获得12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2021年至今,潮州市委常委、副市⻓、中潮指挥部总指挥林少明多次到田中村视察该项目,并对项目给予高度肯定。

image007.jpg

▲与村“两委”干部(左一)一起种植释迦果苗。

我是土生土长的潮州人,在珠三角城市打拼若干年后,回到故土开启乡村振兴新事业,用自己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感到非常幸运。今年3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和广东省妇女联合会联合授予了我“优秀巾帼队员”称号,这让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这份荣誉将鞭策我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的岗位加倍努力。

统筹:李志 朱颖洁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学习强国.JPG

责编:朱颖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协议授权转载联系:(020)87133906。
推荐阅读
用好电 奔好日子,广州供电局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动力”
新快报
2023-9-20
赴一场“乡村奇妙游”,花都区这个村响彻“美丽乡音”
新快报
2023-9-20
授课+现场教学 广州开放大学再为平远培养优秀乡村振兴人才
新快报
2023-9-18
清远英德市青塘镇:多措并举引“雁归” 储才育才促振兴
新快报
2023-9-17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 © 广东新快报社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 8713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