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0日,佛山市南海区召开“数字领航”——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合作暨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会。会上,正式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制造业“数字领航”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AI+应用场景”成果,启动共建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项目,通过实效进一步集聚优质AI资源,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表示,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大家携手共进,主动转型,南海一定能够抢抓新风口,竞速新赛道,打造新标杆,推动南海“智造强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佛山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佛山市政府副市长黄少文表示,南海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初步集聚示范效应,希望有更多优质企业能落户到佛山、扎根到南海来。
政策升级
护航数字经济迈向新台阶
据了解,今年6月,南海在全国县区率先发布《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撬动社会力量投入“算力、算法、数据”三个核心要素,构建“6+N”体系,积极探索“AI+传统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过去的3个月里,南海迅速落实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在本次会上正式发布《扶持办法》,再次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行业发展。
相较于过去实施的区级数字化政策,本政策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内容。一是瞄准人工智能等最新数字化赋能技术,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应用推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评选、人工智能应用产品推广、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广、人工智能社会推广活动等多个角度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支持;二是创新增加场景、安全两个方向,数字化示范场景细化到具体的超100个细分应用场景,通过场景直接体现如何使用数字化工具解决实际具体的问题,真正打造一批可以“拿来即用”的数字化应用示范,针对数字安全建设的奖补也首次纳入区级政策;三是降低示范类奖补政策的适用门槛,设立更为全面的应用奖补条款,惠及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
技术改造同样是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关键的密码。近三年来,南海累计为企业办理技术改造项目备案1426个,涉技改总投资超321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近日公布的广东省工信厅公布第五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中,南海再有4家企业上榜,目前共有15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会上也为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授牌。
“AI+应用场景”发布
打造产业新高地
通过AI深度赋能本地优势产业,是南海在全国的率先探索。今年6月,南海提出“AI+产业”的理念,以细分行业共性场景为着力点,以小场景解决行业问题,为传统产业降本增效,焕发新活力。会上,“AI+工业”“AI+制药”“AI+医疗”“AI+营销”“AI+法律”“AI+合同”等新一批应用场景的对外发布,意味着“AI+”的浪潮不断扩大。
其中,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AI+工业”中的纺织领域的边织边检应用,可节约50%生产值机人员,减少80%以上布料损耗。唯智医疗以影像智能诊断+远程诊疗+AI健康语言交互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云平台,通过提供疾病筛查服务,帮助解决基层疾病筛查及诊断难题,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中科天目“AI+合同”的AI比对能力,可对文字进行比对,对印章、语义进行风险分析,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合同风控服务。
会上,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选址中国联通三龙湾智算中心。该中心拥有本地通用算力2万核,联网智能算力200P,通过联通骨干网络直连广深超算中心,将为南海区企业、高校、初创团队等提供免费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测试环境、优质的算力供给服务、优惠的专享政策,以及专业的算法开发团队服务,推动AI+本地特色产业领域的模型研发,推动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为南海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此外,继6月首批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后,中国联通、华为与南海区政数局此次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作为第二批大数据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将在智能算力服务、大模型能力输出、垂直领域人工智能模型研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会上,探物智能、灵泽万川、中科天目、盈元智能、众云通信等5家AI初创团队宣布入驻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成为南海AI产业的生力军。其中,中科天目与佛山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投资协议,是首个得到投资机构青睐及投资的项目。
人才培育
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人才是数字经济领航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在推动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南海对外借脑,对内挖潜,双管齐下解决人才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创造新就业形态,不断催生数字经济的源头活力。
本次大会邀请了联通、华为、蒙娜丽莎等企业作了主题分享。同时,会上发起成立了南海区“数字领航”30人会,让业内权威专家和本地企业家结合,围绕数字技术助力产业集群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和价值链条升级,搭建沟通交流矩阵平台助力产业集群建设。
此外,南海积极推动产教融合育新苗,正式启动2023年佛山市AIGC多模态训练师学院赛,力争通过赛事、研学、实习等多种方式,让更多大学生深入了解产业AI应用场景,通过校企联动强化人才培养、就业支持、创业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胡珊霞 见习记者 李艳 通讯员 南政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