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运用XR技术、CG特效构建起的唯美微观世界中,国风少年刘宇舞于其间、和诗以歌,与岭南非遗剪纸技艺实现首次舞台“碰撞”。近日,广东卫视龙年湾区春晚国潮概念片《彩云追月》上线,运用“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展现“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文化华彩。
以XR为主的数字技术,贯穿于《彩云追月》的创作之路。节目开篇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剪纸”,并用它充当打开虚拟世界的“密钥”,以微观视角带观众步入一个美轮美奂的剪纸世界。
祥云、流水、繁花、佳果、镬耳屋、四脚亭……在岭南盛景的装点下,国风少年刘宇白衣入画。这一刻,时空破壁重组,传统文化与青春潮流“双向奔赴”。据悉,为了凸显《彩云追月》的灵动隽永,实景舞台设计了大面积的水域舞台,水面涟漪无疑会造成灯光反射,美轮美奂。
《彩云追月》选取了“剪纸”作为文化传承的具象元素。广东佛山剪纸,因“凿、衬、印、绘”等技法而独树一帜,有“指尖上的非遗”之美誉。但很少有人知道,剪纸的历史比纸的历史还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战国时期就有银箔刻花的工艺。因此,剪纸所用的不仅是“纸”,也有“箔”。在佛山剪纸门类中,就流传着一门用“箔”来制作剪纸工艺品的手艺——铜凿剪纸。
《彩云追月》节目中邀请到的非遗剪纸传承人饶宝莲,立志要“复活”铜凿剪纸这门失传多年的绝技。由于铜箔停产,她年复一年摸索着可以替代它的材质。功夫不负有心人,饶宝莲发现在紫铜片上镀金后,剪纸不易氧化,作品色彩始终保持鲜艳。自此,铜凿剪纸的一个全新类别“金铜凿剪纸”诞生了。文化不但“复活”归来,还得到了创新发展。饶宝莲此次参加广东卫视湾区春晚,为观众精心创制了贺年佳作。
明月之下,廊亭之中,饶宝莲与刘宇对坐,悉心传授剪纸技艺。接过剪纸刻刀的同时,刘宇也从非遗传承人的手中,接过了文化传承的使命。近年在歌唱、影视、舞蹈领域多栖发展的刘宇,一直致力于国风文化的传承。此次,刘宇在《彩云追月》中带来了全新的国风唱跳演绎。除了一如既往的高“舞”力值,这首岭南名曲的唱词也有了新变化。著名音乐人崔轼玄为歌曲的普语唱词进行了重新填词,粤语唱词则是由广东粤剧院一级编剧冯敏仪填词。
改编后的《彩云追月》用“海上明月千里同”“灵犀相通情相拥”的唯美唱段,将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文化出新出彩的故事娓娓道来,助力湾区非遗以更加璀璨的形态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更多年轻人心里。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