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月15日,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同程金融App礼品卡套路,有消费者在该App上购买了一个月分一期还款的礼品卡礼包,通过改头换面的回收后,变现实际到手仅有28000多元。粗略计算,该礼品卡产品“折现”年化利率超500%。新快报记者发现,同程金融现隶属于OTA平台同程旅行旗下,而在今年2月份同程旅行宣布收购消息前,就已接入同程金融业务,并曾因高利贷等相关问题被投诉。
今年二月宣布并表
当事人小李透露,他在同程金融App购买了一款包含礼品卡的礼包,该礼包可分期购买,分一期,时间是一个月,价格一共40000多元,通过改头换面的回收后,变现实际到手仅有28000多元。此外,还必须为礼包强行搭售的其他商品买单,其中一款洁面巾标价145元,厂家实际售价竟然不到30元。
央视指出,被同程金融App套住的消费者还有很多,他们在网络上对同程金融App这款变相高利贷的礼包产品,进行投诉。新快报记者注意到,截至3月16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同程金融的投诉超3.7万条,投诉内容包括高利贷、恶意收费、暴力催收、捆绑销售等。
节目播出后,同程金融发布公告道歉,并称立刻对相关产品进行下线,并全面排查相关问题。同时,上海连夜展开执法检查,来自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在现场开展调查取证。目前,同程金融的APP、微信小程序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均已暂停服务。
企查查显示,同程金融的运营主体为上海旅济,其100%股权控股股东广州旅金即同程数科重要主体之一,而广州旅金大股东为苏州同程旅金。2月7日,同程旅行发布公告称,同程旅行与苏州同程旅金、广州旅金订立意向书,拟以11.5亿元向苏州旅金收购其持有的广州旅金的55.14%股权,由同程旅行旗下苏州龙悦天程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同程网络作为买方。若本次收购意向达成,同程旅行将实际持有广州旅金68.99%股权,广州旅金作为同程旅行子公司,其财务及经营状况将并入同程旅行财报当中。
同程旅行App相关业务入口已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收购之前,同程旅行就已接入同程金融产品,并曾因高息而引发过不少投诉。
新快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去年12月,有消费者表示,在同程旅行App内的同程金融提前购里面申请2500元消费贷,只给了1700元的购物卡,到期还款2549元,该消费者称“这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高炮吗,打着分期购物的旗号做违法行为,要求退还高额利息”。
另外,在去年6月的一则投诉中,有消费者提到,同程旅行App中的严选分期商城涉高利贷,分期购物实际是虚假宣传,一个月购买2448元,实际购物卡转卖折现1700元,一个月利息高达700块钱。以此推算,“折现”年化利率约为492%。
此外,还有投诉者表示,其于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在同程旅行借钱-分期商城里面购买了八次礼包,每次到手1800元礼品卡(实际到手1700元)需要还款2450-2550元。每一期砍头息高达八九百。八次砍头息高达7000元左右,对此,该消费者要求退还5000元,并称“妥妥的高利贷,给的权益也是没有用的。”按照这位消费者的交易情况,“折现”的年化利率也超过了500%。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法律对于高利贷的界定为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当前4倍为13.8%),如果利率超过了该范围,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
3月16日下午,新快报记者尝试在同程旅行App中寻找贷款业务入口,发现目前相关入口已不可见。随后,记者拨打同程旅行App中提供的客服热线询问相关情况,客服人员表示,该热线并不受理贷款业务的相关问题,只能帮忙转接到旅游服务相关业务专线,无法协助记者转接到贷款业务的咨询通道。同时,记者昨日也试图针对相关问题联系同程旅行公关部门联系人,但截至发稿,好友申请并未获其通过。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