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17日,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高剑父纪念馆主办的“大拙至美,东方哲墨——李正伟大写意人物画展”在高剑父纪念馆开幕。现场展出国家一级美术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李正伟的60幅水墨写意人物画作品,全面呈现其“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
中国大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千年前,宋代梁楷被誉为泼墨人物画的鼻祖,元代赵孟頫、黄公望等画家强调笔墨的意境和气韵,追求形神兼备。发展至今日,大写意人物画持续迸发活力。当代人物画家李正伟,师承黄胄、李宝林。他的艺术生涯波澜壮阔,成就斐然,大写意人物画独树一帜。他擅长以简练概括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形神与内在情感,同时还融入了文学图式与道德物语,在嬉笑怒骂的幽默中,揭示人性的真实面貌与市井生活的乐趣。
此外,本次的展览地点高剑父纪念馆,是为纪念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1879~1951)而建立的,原址是高剑父创办的春睡画院旧址。20世纪20年代,高剑父曾在此课画授徒,开办春睡画院,后又在此成立南中美专,推动了岭南画派艺术的发展,撑起了上世纪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今天岭南绘画多姿多彩的局面。本次“大拙至美,东方哲墨——李正伟大写意人物画展”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举办,展示出岭南学术传承与艺术市场品牌的“跨界”结合,彰显了羊城广州文化艺术发展的开放本色。
广东省美协原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卜绍基,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帅府酒店党委书记王涛,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李纲,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书写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黄一汉,李正伟经纪人刘红,生活艺术地图联合创始人兼主编李艳,艺时代文化集团董事长朱锐麟,广州艺博会总策划陈林,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街道天福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张志坚,广州市天樽酒业董事长罗建永,上海多边形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段森,本次展览统筹、高剑父纪念馆副馆长马漫漫等。
本次展览策展人、广州艺博会总策划陈林表示,李正伟的画作通过简练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大面积的留白,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画卷。老庄哲学中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等思想被他以视觉化的意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其次,“市井之趣”是李正伟大写意人物画的又一显著特征。他的画既有文人的哲思,又有世俗的趣味,雅俗共赏。他的大写意人物画不再是简单的技艺展示,而是成为了连接人心、触碰灵魂的桥梁。
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认为,艺术作品除了“好不好看”“美不美”之外,还应存在“有个性”的判断标准。李正伟的创作正属于那一类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作品,他的笔墨有个性特点,令人印象深刻,而且记录到了生活的瞬间,灵光闪耀的一刻,这也是他作品的独到之处。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永观看展览后有三个感觉,第一古拙,第二有味道,第三是幽默。在艺术展览,一张画能留住观众,必然是“有味道”的,李正伟的作品有这种魅力。“幽默”则更难,它是人类智慧表达的最高形式之一,源于自我丰厚的才情、生活储备,李正伟不仅能敏锐地观察捕捉到,还微妙地表达出来,其作品已然达到很高的境界。
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卜绍基说,“‘大拙至美’是建筑大师梁思成著作的题名,他认为真正的美存在于天地之间,无需过多言语。我看李正伟的作品正是如此,他没有华丽的用色,复杂的炫技,我们所见的是一组组稚拙的人物。‘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审美概念,追求质朴无华,返璞归真,这让我联想到开大写意人物之河的梁楷与他的《泼墨神仙图》,那种浑然天成的笔墨趣味正是‘拙’的体现。今天我也在李正伟作品中看到了潇洒淋漓、重神不重形、极具生命力的本质。”
因特殊原因,李正伟未能到场,刘红作为经纪人代表他致辞。刘红说,要成为一位大写意画家,不仅需要毅力、恒心和执行力,还需要在艰难时刻保持初心,不断学习以求进步。在漫长的创作之路上,绘画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创作者本真自我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拓宽视野,提升认知度和审美。李正伟的创作在技法上粗中有细,不断创新,一直坚持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也强调作品中的故事性和悬念,体现东方哲学和情感。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