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回应:整体报到率为89.08%,比照全省高校新生报到情况属正常范围
●专家:部分学生放弃入学属正常现象,无须过度解读,但有必要引起关注
近日,广东白云学院教务处发布《关于2024级录取新生拟放弃入学资格名单的公示》引发关注。广东白云学院就此发布最新回应,表示在1477名未报到学生中,709名是专升本学生(非普通高考学生)。今年新生整体报到率为89.08%(其中普本报到率90.43%),比照全省高校新生报到情况,属于正常范围。记者梳理发现,除了白云学院,近期省内外也有多所高校先后发布了关于2024级新生拟放弃入学资格或注销学籍的名单公示。
事件回放
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 学校澄清“属正常范围”
10月15日,广东白云学院在该校官网发布《关于2024级录取新生拟放弃入学资格名单的公示》。公示内容显示:“新生应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未请假或未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的,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经二级学院核查,我校2024级1477名新生未请假或未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现将相关名单予以公示。”该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并迅速登上热搜。
有媒体报道称,或是学费太高所致。随后,新快报记者在该校官网公布的2024年普通高考招生专业计划表查询得知,学生的学费在每年3.18万元至4.98万元不等,以3.18万元至3.48万元居多,住宿费有3500元和4500元两个等级。除了普通的招生专业,学校提供的譬如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工程(华为鸿蒙创新班)等特色专业和特殊班级学费较高,每年约为3.98万元,但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10月21日晚,广东白云学院发布了《关于对〈广东一高校公示1477名录取新生拟放弃入学?校方回应:可能他们想复读〉的情况说明》表示,经上级审核确定,今年招生计划为13526人(其中普本生8026人,专升本5500人)。新生入学后,统计到未到校报到学生为1477人,整体报到率为89.08%(其中普本报到率90.43%),比照全省高校新生报到情况,属于正常范围。
在1477名未报到学生中,709名是专升本学生(非普通高考学生)。广东省专升本报考对象包括应届、往届专科毕业生及成人专科毕业生。这类考生群体有工作的比例较高,叠加考公、出国(境)深造等多种选择,放弃入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对拟放弃入学的新生进行公示,是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履行的正常程序,是响应国家阳光招生的正常之举。
记者调查
多所高校公布相关公示 热门专业也有学生放弃
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每一年9、10月份,各大高校针对被录取却未请假或请假逾期未报到的新生,都会陆续发布取消入学资格或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公告。其中,既有民办院校也有公办院校,既有本科高校也有专科院校,甚至还有985和211高校,涉及的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在省内高校中,广州大学教务处于今年9月29日发布公告,截至当日,该校2024级全日制普通本科新生有167名学生未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注册且未向学校请假,根据相关规定,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拟对167名学生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记者从中看到,这167名新生中包含普通生、港澳台生、留学生等不同类别的学生。
广州华立学院教务处10月10日发布公示显示,有983名新生未履行报到手续、请假或已办理放弃入学资格手续,以上新生均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不再办理注册手续。本次放弃入学的983人中,包含普通生、专升本生。从录取专业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放弃的同学最多,共124人,其次是学前教育专业,共60人,人工智能、网络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热门专业均有同学放弃入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也在10月11日发布了公示,放弃入学的新生为245名,包含普通生、专升本生。肇庆学院在10月18日也发布了放弃入学资格名单公示,拟对涉及多个专业、多个招生类别的129名2024年本科录取新生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此外,汕头大学在10月8日发布了《关于2024级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名单的公示》。
省外高校也有同样情况 本科生研究生均有涉及
实际上,新生在被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的情况并不少见,不仅在广东省内高校普遍存在,在省外高校的录取情况中也屡见不鲜。甚至在一些办学层次较高、学校实力相对优越的院校中也会有新生放弃入学资格的情况存在。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在今年9月18日曾发布公告,拟对2024级全日制本科新生中8名未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注册且未向学校请假的学生,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扬州大学教务处9月24日发布《关于2024年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名单的公示》,称2024级录取的新生中有78人“未按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入学手续”,学校依规将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南京工业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也分别发布相关公示,对未请假、无正当事由等原因逾期未到校完成注册的2024级已录取本科新生,拟作放弃入学资格的处理,涉及人数分别为84名、47名和149名。
今年9月13日,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学院也发布《关于取消部分2024级研究生入学资格名单的公示》,对于开学两周后仍未到学校办理报到手续以及自愿放弃入学的11名研究生,学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专家看法
部分新生放弃入学属正常现象 无须过度解读
“每个人的目标不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部分学生放弃入学的情况年年都有,都是正常现象。”深入广东高等教育研究多年的原暨南大学招生办主任黄跃雄研究员告诉新快报记者,录取学生在9月、10月份报到后,各大学要在教育部的学信网上帮新生注册学籍,故这段时间各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公布未报到的名单,目的是避免错漏,也是为不报到的学生有资格参加明年的高考提供条件,是负责任的表现。所有的大学都在做,有些学校甚至会进一步分析不报到的原因。但有的学校对外公布,有的选择内网公布。这都是依法依规的正常工作,希望社会不要过度解读。
他表示,再好的大学也会有报到率不足100%的问题。“目前,985大学的报到率也不是100%,211大学的报到率在99%左右,其他公办大学在91%-95%之间,民办大学的报到率在90%左右,具体每间大学都会因地理、学科等因素而上下浮动。”
虽然新生放弃入学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但黄跃雄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积极自主学习,有意识地做好个人生涯规划,尽量不要放弃宝贵的入学资格。
放弃入学比例呈增长趋势 民办高校任重道远
多年来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国信教育集团总校长、佛山城市职业学院(筹)校长迟云平表示,新生(尤其本科阶段)放弃入学的比例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随着高考政策的宽松和社会选择的多样化,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能基于对高考成绩的不满意选择复读,或者因为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对学校不满意而放弃入学。另外,家庭经济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迟云平观察到,公办高校学生放弃入学的比例相对较低,而民办高校相对较高。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民办高校在学费、社会认可度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民办高校任重道远。
对于此次广东白云学院热点事件,迟云平表示,这类现象虽然属于正常,但这种情况有必要引起关注。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民办高校需要采取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精准有效地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严格做好教学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社会认可度和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塑造口碑,更好地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减少新生放弃入学情况的发生。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杨文倩 蔡嘉嘉 姚亚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