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心脏肿瘤等。随着医学界对胸部肿瘤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以及胸部肿瘤诊治的不断革新,胸部肿瘤的预后越来越好。日前,在由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GASTO)、广州市佳斯晖肿瘤防治基金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主办的“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第十一届会员大会暨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研讨会”上,针对恶性心脏肿瘤的GASTO-1078研究、针对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GASTO-1003研究、针对转移性乳腺的GASTO-1030研究等的多项临床成果作为2024年度GASTO优秀成果在会场进行展示,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磁共振引导自适应放疗在心脏恶性肿瘤
心脏肿瘤属于胸部肿瘤,非常罕见。根治性切除虽是标准治疗,但由于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仅有不到50%的患者能够成功进行手术治疗。而且,手术切除心脏肿瘤预后较差,死亡率高,平均生存期为3-12个月。
“切多了心脏停跳,切少了肿瘤又没切干净。”GASTO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刘慧教授以《磁共振引导自适应放疗在心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为题分享临床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她告诉记者,心脏肿瘤切除手术需要先进行体外循环让心脏停跳,对病人有较大打击,一些局部肿瘤细胞还可能通过辅助循环带到全身,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医学界在探讨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治疗方法,尤其关注放疗能否承担这个角色,给病人创造更多生存机会。
但是,放疗一般作为辅助或姑息治疗恶性肿瘤,在心脏肿瘤领域尚缺乏相关前瞻性研究数据。“心脏的跳动不是非常规律,每次跳动都存在很小的差异。”刘慧称,为避免过度治疗,放疗不能照射整个心脏,治疗前需要设定一个照射区域,肿瘤即使随着心脏跳动也不能突破这个范围。
如何能更精准地打击心脏肿瘤,同时保护正常的心脏结构?刘慧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对不可切除的恶性心脏肿瘤病变采用磁共振加速器(1.5T MR-Linac)进行精确大分割同期放化疗进行了探索研究。
该研究于2021-2023年纳入7例患者,结果85.7%肿瘤显著退缩,让不可手术患者的两年总生存率达71.4%,且未发生预期中的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实现了“控制肿瘤与保护心功能”的双重突破,研究结果发表在放疗领域权威期刊、有“红皮杂志”之称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上。
“新技术的使用,让心脏放疗成为可能,且对心脏肿瘤的疗效很好。尤其与手术相比,放疗在心脏方面的急性不良事件较少,病人不需要进行较大的体外循环等大创伤治疗,这对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刘慧表示,人体心脏对射线的承受能力比想象中强,再加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团队的保驾护航,已完成的十几例病例中,没有一例发生猝死和心脏骤停,最早的一例患者已经存活4年多。
据介绍,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及病人随访数据监测,刘慧教授团队操作的恶性心脏肿瘤放疗已可以实现5天完成治疗,每天只需要半小时的治疗时间。
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靶向治疗5年数据亮眼
“之前我们曾报道了Ⅰb期埃克替尼的CORIN(GASTO1003)临床研究。今年,这一研究成果的5年更新被2025年ASCO会议录用,CORIN研究提交的论文在会上以Poster(壁报)形式展示。”GASTO会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王思愚教授告诉记者,该研究对象从已接受手术治疗的Ⅱ期至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扩展到Ⅰb期患者,评估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患者术后服用靶向药埃克替尼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
在本次ASCO会议上,该研究展示了初步统计分析,患者5年DFS率达到了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年的总生存率则为98%,与对照组的9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迄今为止,这是首个针对Ⅰb期患者显示出总生存获益的临床研究,对Ⅰb期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在过往的临床研究中,没有显示针对Ⅰb期患者总生存差异,CORIN临床研究专注于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且观察到了总生存获益,对Ⅰb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今年的ASCO年会上,GASTO有两项研究成果获得展示,其中包括上述的CORIN临床研究,在GASTO临床研究中编号为GASTO-1003。据了解,这项研究由GASTO会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王思愚教授团队牵头,共有来自广州、深圳、天津、中山4地5个医疗机构参与。
成立11年,GASTO推动过百个临床研究、鼓励支持年轻医生
GASTO至今已成立11年,已陆续推动一百多个临床研究立项,项目涵盖了肺癌、乳腺癌、食管癌、心脏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多个细分领域。近几年来,GASTO临床研究硕果累累,多个高质量优秀临床研究成果获奖,越来越多GASTO专家的研究成果频频出现在肿瘤学领域的国际盛会上。在去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GASTO的专家团队共有6项研究成果获得展示,其中两项研究成果在肺癌主会场进行了口头报告。今年的ASCO年会也让GASTO的两项相关研究发出耀眼光芒,让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临床肿瘤学盛会能听到GASTO的声音。
“GASTO一直关注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讨论和临床研究,就是在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讨论中发现问题,再去做临床研究,回过头来再用临床研究结果指导临床实践,这就是GASTO的目标。”王思愚称,由GASTO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与药物上市的临床研究大不相同,研究的设计、想法都由研究者发起,关注的是在临床实践里发现问题。
GASTO成立至今,每年的会员大会都汇聚了胸外科、乳腺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领域多名专家学者,通过病例讨论、专题演讲等形式,深入探讨胸部肿瘤诊疗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实践,为与会者带来一场高水平学术盛宴。而针对临床中疑难复杂病例的讨论、立足临床实践的学术年会,在现有的医学协会和学会中都是极为少见的。
此外,GASTO还先后成立了脑转移、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小细胞肺癌、机器人与微创外科、靶向治疗、肿瘤慢病管理、肺癌多学科治疗、乳腺肿瘤内科等多个专业委员会,推动胸部肿瘤防治学科向纵深发展。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GASTO鼓励和支持年轻医生接受继续教育,每年的GASTO年会参与的年轻医生占比很高,GASTO还主动提供年轻医生和学生与医学大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参与到最前沿学术话题的讨论,基金会也立项支持年轻医生的科研,一批年轻医生和学生迅速成长起来。今年的年会上获奖的两位研究生,正是从病例讨论中受到启发,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不但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还依此写出了全球第一个针对该治疗方案的个案报告,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