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28日,广东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媒体通气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截至5月26日,全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量为17.4万辆,居全国前列,换新量约为上年度的3倍;累计使用补贴资金8708万元,拉动电动自行车新车消费超4亿元。
全省参与门店近7000家,珠三角换新量占比约80%
据悉,2025年广东延续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个人消费者在广东省内交售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含蓄电池)并换购销售价格1500元(含)以上的电动自行车新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500元,2025年度内每人限补贴一辆新车。
“通过以旧换新,淘汰了风险隐患较高的老旧车辆,换购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的新车,更好地保障了消费者用车安全,既促消费、又保安全,既助企业、又惠民生,既利当下、又利长远。”据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何军介绍,目前,全省参与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的销售企业或门店(含个体工商户等,以下简称销售门店)共6992家,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84家;开展宣传推广活动486场。从换新数量看,珠三角城市成效明显,排前5名的地市分别为广州3.8万辆、佛山3.7万辆、惠州2.9万辆、深圳1.8万辆、东莞1.6万辆,合计约占全省80%。
各地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出各类便民措施。如广州创新推出“电车专家服务端”报废回收登记系统,提升旧车回收效率;新车信息录入通过“E码通”扫码获取,提高信息合规性、准确性,补贴发放效率提升50%以上。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信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试点工作,依托“信用佛山”平台,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一站式监管机制。惠州针对县(区)工作人员、销售门店、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政策培训,基本实现销售门店“全覆盖”,确保政策解读“零偏差”。
部门联动全链条推进,建立“政协企”三方联动机制
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呈现部门联动全链条推进的特点:省商务厅牵头抓好统筹协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市场监管局分别抓好锂电池健康评估及回收、铅酸电池回收处理、生产销售环节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省消防救援总队通过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推动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省公安厅交管局实施电动自行车网上注册登记、简化注销登记手续流程、设立以旧换新绿色通道等便民措施,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对消费者来说,要提供配备车载电池的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才能参加以旧换新活动。大家可在换购新电动自行车时,向销售门店交付并委托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和自带的废铅蓄电池,不要随意丢弃处置废铅蓄电池。”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处处长胡青松表示,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商务、交通运输、工信、公安、人民检察等多部门密切联动,已推动构建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监管”的全链条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成94个收集点,年收集能力80万吨;建成5家再生铅企业,年处理能力50万吨,完全满足回收处理需求。
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副处长刘超越表示,2025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9万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单位4.3万家次,立案查办违法案件993宗,查扣涉案产品2300余件,涉案货值达256万元,罚没金额375万元,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20起,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一辆电动车正常使用寿命为3到4年,如果超期使用,电气线路和电瓶会出现老化、短路等情况,如果再加装音响、照明或者加装电瓶,很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省消防救援局防火监督处处长姚炯提醒,鼓励广大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电车专家”,利用线上安全自检和线下门店免费公益安检,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自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广东建立“政协企”三方联动机制。广东省电动车商会表示,商会开发“电动自行车报废回收系统”,实现旧车估价、回收预约、拆解跟踪全流程线上化,并提高回收证明出具速度,同时建成行业追溯服务平台,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打造“一物一码”监管体系,覆盖生产、流通环节,累计赋码产品超3600万个,为以旧换新提供合规验证支撑。
“以旧换新活动切切实实地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政府补贴好政策与温暖,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热情回应。”爱玛经销商总经理欧阳桂发表示,爱玛门店电动自行车销售与同期月份对比增长超过30%。广州雅迪运营中心运营总监郭来建表示,在600家门店中,已有450家门店参与了以旧换新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如5月联合商会与旧车回收企业特别开展了“一点爱,广州以旧换新专项活动”,每天对以旧换新商家前50名给予100元红包激励。台铃(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大区经理何新杰表示,广东省内超3000家台铃门店提供旧车回收、新车置换、补贴申报一站式服务,同时在政府统一500元补贴基础上,台铃额外提供最高500元企业补贴,加上旧车残值最高补贴600元,如换购1500元以上新车的消费者实际购车成本最高可降低1600元。
如何选购安全可靠的电动自行车产品?
一看、二扫、三查
国家新修订的GB 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整车标准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9月1日前生产的旧标车在2025年11月30日前仍然可以销售。目前部分厂商已推出了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建议消费者优先选购此类产品。
消费者可通过“一看、二扫、三查”三步法选购合规产品。
一看:查看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蓄电池显著位置是否印制永久性耐高温的“E码通”二维码。若未发现二维码,可直接向门店工作人员咨询确认。
二扫:用微信扫描“E码通”二维码,核对扫描显示的电动自行车信息与实物信息是否一致。若信息一致,则为合规产品;若显示空白页面或无对应产品信息,甚至无“E码通”二维码,说明生产企业未对该型号产品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需谨慎选择或避免购买。
三查:分别扫描整车、电池、充电器上的“E码通”二维码,检查三者信息是否完全匹配(如整车编码、电池型号、充电器规格等),若信息不一致,应要求商家提供信息一致的产品,切勿购买拼装或改装产品。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