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18日,拱北海关发布消息,推出2025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20项具体措施,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此次推出的20条便利措施,深入落实海关总署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涵盖优化监管服务、促进物流畅通、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强化政策供给等5个方面。
优化监管服务,助推新业态发展。大力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持续深化保税监管服务创新,创新高新技术货物进口查验模式,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优化物流服务,畅通大桥经贸新通道。深化区域物流一体化,优化空运货站作业模式,保障供港澳鲜活农食产品安全稳定供应。
推进互联互通,促进跨境要素便捷流动。参与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和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互联互通,持续推进“一单两报”建设。
深化服务对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强“经认证的经营者”(AEO) 企业联合激励,优化税收服务供给,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应对力度,加强惠企服务。
强化政策供给,增强企业改革获得感。继续优化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探索“药食同源”进口商品便利通关措施,开展船供保税燃料“两仓功能叠加”改革,优化药品进口管理模式,拓展“三联三同”出口食品适用范围,优化特殊物品监管。
其中,进口药品通关“一单多核”联网核查模式在拱北关区率先落地,为企业和患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前企业进口药品时每一种药品都需向药监部门申领一份进口药品通关单,在“单一窗口”申报时,只能实现一份报关单对应一份进口药品通关单进行验核。“一单多核”的便利政策出台以后,可支持企业合并多份通关单在一份报关单上申报,一次性审核,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药品进境流通的效率。
此次系列便利化措施是拱北海关在上年度成效基础上的扩充“政策工具箱”。2024年,拱北海关已立足关区实际推出23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措施,全年监管进出口货运量1.72亿吨,同比(下同)增长10.4%;辖区两市进出口总值6082.7亿元,增长9.8%。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张艺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