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7日下午,广东江南理工高级技工学校(下称“江南理工”)与广州小鹏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小鹏汽车产业学院正式揭牌,双方将以“创新赋能产教融合新蓝图,突破铸就湾区智造新标杆”为主题,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
广东技工院校首家小鹏汽车产业学院成立
揭牌仪式以醒狮开场,活力四射的表演为活动增添了喜庆气氛。来自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蚂蚁侠科技(深圳)、高新兴科技集团等业界及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江南理工校长邹康、执行校长郑淑银、副校长胡晓东、党总支副书记高志红,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负责人蔡武亮、校企合作经理郑健威、人力资源经理冼智南等校企双方代表悉数出席,和学校智能制造系教师、25级小鹏汽车订单班学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郑淑银在致辞中表示,广东技工院校首家小鹏汽车产业学院落地江南理工,这是学校继小鹏数据标注基地成立后校企合作的又一重大项目。她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技工院校的办学特色,江南理工自建校以来坚持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建立与行业头部企业、品牌企业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对标行业的领先技术,培养更适合于行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学生更好地就业,真正实现技能圆梦。”她指出,共建产业学院打破了传统教育与产业发展壁垒,学校将围绕国家与区域规划,携手小鹏汽车打造命运共同体,培育校企合作新生态,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蔡武亮则表示,小鹏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者,其前沿科技的落地亟需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撑。与江南理工共建产业学院,将依托学校优势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小鹏汽车产业学院未来将重点落地三大核心培养模式,包括“三二分段”贯通培养、真实项目实训,实施“工学交替”模式,同时牵头开发职业技能评价规范,将该产业学院打造成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的标杆项目。
活动上,郑淑银代表学校宣读产业学院院长和企业导师任命文件,学校代表为企业导师颁发聘书。随后,校企双方互赠文创礼品,共同为产业学院揭牌,广东技工院校首家小鹏汽车产业学院正式成立。
“双主体”育人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
小鹏汽车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何亮点?郑淑银介绍说,产业学院采用的是“双主体”育人模式,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导师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实践、学生评价等全过程参与,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共建产教评体系。同时,学生还可考取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技能证书。“这套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要的是‘上岗即上手’,学生有了‘职场入场券’,学校则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库’,这也是对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她表示,学校将以创建示范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为契机,探索江南特色道路,把产业学院打造成产教融合的先锋和示范,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对于为何选择江南理工作为共建小鹏产业学院的首家广东技工院校,蔡武亮表示,近两年公司招聘了不少江南理工毕业生,他们在岗位上表现出了吃苦耐劳和动手能力强等职业素养。此外,江南理工开设的三二分段班,合作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也是小鹏汽车合作密切的院校,这种中高企协同育人的模式获得了认可。“学校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将课程安排做了动态化调整,可以将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学生既完成理论学习也能到企业进行相应的实践,这种模式也比较适合企业的用工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蔡武亮称,共建产业学院后,将把小鹏汽车的岗位技能要求及对内部智能型人才培养的部分课程体系导入产业学院,前置到学生的学习中,助力他们在学校完成相应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小鹏汽车是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的链主企业,我们有超过10个工种的评价机制,也有相应的人才岗位的标准和相应的课程,开发的相应课程体系,可以用到相应的订单班学习中。同时,我们将导入企业真实项目到学校,比如自动驾驶模型训练相关数据标注工作任务就可以放到学校,成为学生的实操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学习提升。”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周遥创
图片:学校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