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是东莞市茶山镇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食品名镇”升级版的重要举措。2019年,茶山镇政府与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签订《共同推进茶山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发展。通过近3年的努力,在助推食品品牌企业发展,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系统软件建设,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道、超市等硬件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2021年,是创建工作的关键期,茶山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实事的执行力和精气神,全方位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将创建“示范县”工作推向了新高度。
■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通讯员 茶山宣
食品名镇,产业链配套发展齐全
茶山镇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不仅是“中国食品名镇”,还是“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食品类)”。一直以来,茶山镇委、镇政府将食品产业作为全镇支柱产业进行规划、支持发展,经过多年不断努力,至目前,拥有各类食品经营主体5800多家,拥有食品生产企业67家,配套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38家。食品行业产品涉及烘焙食品、调味品、糖果、乳制品、饮料等15大类20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近3万人,食品产值近50亿元,形成了以制造、销售及其他产业配套为一体的庞大食品产业集群。
众多食品企业中,有全球著名的烹调品生产企业雀巢美极,香港最大的休闲食品制造商嘉顿,也培育出了一批知名的本土食品企业,如全国最大的月饼生产企业华美食品,全国最大的苏打饼生产企业新盟食品等。
研发创新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茶山镇设立了集食品研发培训、食品检测、电商创业服务于一体的食品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食品智能化加工与检测协同创新中心,助力食品产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孵化、实验室建设。至目前,茶山镇拥有食品类有效注册商标1617件,食品类中国驰名商标1个。
市镇共建,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茶山镇政府与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签订《共同推进茶山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加快推动茶山镇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过高位统筹强化党政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1000万元的“茶山镇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茶山镇扶持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精准施策推动食品产业发展。
按照《框架协议》,茶山镇2019年启动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以下简称“创县工作”),从源头治理、全程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党政同责落实、食品安全状况、违法犯罪打击、社会共治格局等7大方面,开展高于常规标准的食品安全常态化工作和9项提升工作,争取利用3年时间推动创县工作达标。
2021年是创县工作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创县工作,茶山市场监管分局作为牵头单位设立分局创县工作专班,组建6个专项小组,将每项指标分工落实到专项小组、落实到人,并建立“每月一汇报、每周一研讨”工作机制。先后邀请省市场监管局、市食药安办到茶山对监管系统、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开展实地调研,为茶山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把脉。多次与兄弟镇街开展交流学习,并持续跟踪镇内重点创建项目进度,调研探讨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重点难点项目,茶山多部门联合实施“十大行动”,实现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监管水平提升。
齐抓共管,打造全域共治格局
“食品安全不单单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多个部门,需要社会、协会、群众、主体、从业人员等多层次群体一起守护。”茶山市场监管分局党总支书记、局长林青平表示。为实现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监管,茶山着力建设茶山特色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党委政府强力统筹、部门齐抓共管、主体责任落实、全社会联动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
经过走访调研,茶山市场监管分局结合茶山镇食品安全现状,以开展“十大行动”为切入点,联动多部门共同实施食品行业“清无”行动、食品溯源水平提升行动、学校食品综合治理行动、“四小”场所综合整治行动、农贸市场品质提升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食品生产管理规范行动、食品违法犯罪打击行动、食品安全系列培训行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行动,推动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监管水平提升,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充分营造共创共建氛围。
茶山充分发挥食品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茶山市场监管分局实地走访8家食品生产龙头企业,组织召开镇食品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暨市质量变革战略政策宣讲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和食品安全宣传阵地建设,鼓励积极参展、参评、参选,发挥企业质量引领、品牌引领的作用。
其中,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荣获2020年“东莞市政府质量奖鼓励奖”,是东莞市食品行业首个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殊荣的企业,也是茶山镇首个获奖企业。
茶山高度重视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今年在黄埔海关技术中心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测技能培训,依托黄埔海关技术中心国家重点食品实验室强大的技术力量,对茶山3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系及检测技能的培训,提升食品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食品企业的管理和操作的规范化,确保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食品质量过硬及安全。
此外,今年,茶山镇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1期“一起查餐厅”、1期“九号查酒”直播活动,并邀请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现场检查。同时,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等,开展消费维权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安全免费检测等。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示范带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今年,茶山镇将持续巩固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创建2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加强农(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
据了解,2020年,茶山镇已成功培育茶山供销社茶园购物商场为东莞市第一批“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并形成示范在全镇内进行推广。今年,该镇将茶山嘉荣超市喜悦里店、嘉荣超市龙珠广场店,作为新一批创建对象,扎实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并成功通过市检查验收。通过发挥超市食品供应主渠道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让群众放心消费、安心消费。
为加强重点领域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茶山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并实现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44家食堂系统监管100%全覆盖,可对每日食材实时检测,对食堂后厨各区域实时监控,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实时预警。今年还推进机关食堂、医院及养老机构食堂、大型餐饮单位、大型企业食堂等重点主体的系统落地,通过每天线上巡查,督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茶山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监管对象范围,把会所、传统酒楼、消费热点场所、知名企业食堂等主体纳入线上巡查系统,引导全镇食品行业筑牢安全意识,坚决守护好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农贸市场是保障供给、建设优质放心“菜篮子”的民生工程,事关老百姓生活品质。据统计,茶山共有农贸市场14个、摆卖区6个。为改善农贸市场“脏乱差”、污水横流等问题,今年以来,茶山把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工作。
茶山市场监管分局以“三个精准”为抓手,精准把握系列政策、精准把脉市场状况、精准把控改造方向,印发了《茶山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暨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各市场“场长制”挂牌公示,组建综合管理队伍并开展检查;推动2个农贸市场进行项目申报,4个市场已经动工,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全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市民群众营造卫生干净、舒适安心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