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家居产业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10个家居生态品牌,推广一批优秀产品,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
家居产业具有规模体量大、消费带动强、产业覆盖广的特点。2021年,家电、家具、照明电器、五金制品四个重点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3.8万亿元,占轻工业比重近20%。家居产业品类多、产业链齐备,对于稳定传统工业基本盘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家居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明显增多。
为此,在加快技术突破和设计能力提升方面,方案提出支持建立各类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智能家居产业链图谱,加强关联行业在健康应用技术、智能家居集成、智能化解决方案等领域合作,提高家居一体化设计和集成创新能力。同时,加快标准互联互通和融合创新。开展智能家居标准体系建设,推进融合标准、数据安全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促进产业互联互通。加快针对婴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相关产品标准制修订。
在推进家居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加强智能家电、绿色家具、智能照明等重点产品与国际优质产品质量比对,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家用电器、灯具、床垫、儿童家具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企业的合法权益等。
方案还提到,增加健康智能绿色产品供给,积极开发节能、节水、环保、低噪声的绿色家电,传承推广传统中式家居文化,发展天然材质家居产品。不断提升家居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智能家电、集成家电、智能化多场景照明系统、功能化家具、智能锁具等产品。推进5G与智能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技术的终端产品。围绕健康消费需求和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推动适老化家电家具、健康电器、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应用。
方案明确表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环。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行业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5%,培育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应用场景。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场景化集成定制等个性化定制比例稳步提高,绿色、智能、健康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在家居产业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10个家居生态品牌,推广一批优秀产品,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