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经建立了45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他们提供事业起步的平台,图为位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在面临“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的情况下,广州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港澳优质企业和青年人才逐梦湾区、绽放花城。
今年8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其中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广州已经建立了45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全市各基地吸引港澳348个创业项目、600余个团队、3000多名青年落户;产生专利1401件,获得创投资金10.13亿元。
此外,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广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门资金1亿元,用来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设立了不低于10亿元专项融资担保额度和总规模为10亿元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金,协助港澳青创项目获得内地银行授予6000万元低息政策性贷款扶持和5000万元专项担保资金。
从政策支持到资金补贴,多方力量共举,帮助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掀开人生新篇章。
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广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门资金1亿元,用来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从政策支持到资金补贴,多方力量共举,帮助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掀开人生新篇章。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创业的出发点,广州市黄埔区围绕港澳台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扶持,加上极具人性化的服务,令我最终选择把公司落户黄埔。”
——香港青年余子杰
“从澳门来到(广州)黄埔,一切从零开始。最初盈利情况不理想,但我想,既然做了就坚持到底,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情。”
——澳门青年蔡凯荣
香港青年余子杰:专攻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新技术
“80后”香港青年余子杰说:“我的工作是一份有使命感的工作,我在努力守护着蓝天白云。”
2020年,余子杰创立的广州世朗普力斯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世朗普力斯”)落户黄埔区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下称“澳青部落”),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创业沃土扎根,致力于打造一体化工业固废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努力实现对工业固废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余子杰出生于中国香港,13岁到英国留学。在欧洲工作期间,余子杰接触到欧洲的热裂解技术团队,开始了解固废资源综合回收,尤其是废轮胎回收技术。废轮胎属于高分子弹性固体废弃物,具有难溶性、耐热性、耐生物分解性、耐机械磨损性等特点。“如不进行回收处理,‘黑色污染’对环境会造成极大危害。如果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可以‘变废为宝’。”余子杰说。
2019年,余子杰独资创立世朗普力斯(香港)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年11月,广州世朗普力斯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20年公司搬迁至澳青部落。“我祖籍台山,是一个地道的广东人。回国创业,我希望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创业的出发点,广州市黄埔区围绕港澳台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扶持,加上极具人性化的企业服务,我最终选择把公司落户黄埔。”余子杰说。
2021年,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出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施单位给予资金补贴、配套扶持等。同时,鼓励重点绿色企业创新,积极推动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培育绿色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余子杰说,热裂解技术被认为是现时处理废轮胎最经济、最环保的手段,能够安全且完整实现废轮胎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他认为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在市场。
“通过工艺技术的迭代,我们已经能够把废旧轮胎高效转化成为再生环保材料及再生能源,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余子杰解释。
“作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从业者,我希望能够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回收利用,所以除了提升自身工艺技术,还参与编制‘橡胶用改性裂解炭黑’团体标准,建立行业影响力,同时推动全国废旧轮胎更规范地回收处理,在助力环境保护的同时创造绿色环保GDP。”余子杰说。
澳门青年蔡凯荣:小小家居植物带来一盘大生意
“80后”青年蔡凯荣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在大学学的是植物病理学。2019年,蔡凯荣创立广州博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施生物”)。目前,博施生物集产品研发、品牌孵化、品牌营销、平台运营为一体,其主打产品是家居植物营养液。
蔡凯荣告诉新快报记者:“很多人养花时,不知道如何放营养液。在家庭园艺领域,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在技术层面,可以重点研发对环境友好、对家居友好的产品。”
正是因为发现了家庭园艺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的“空白”,在大学毕业后从事研发及互联网商务与品牌策划工作十余年的蔡凯荣创立了博施生物,将创业重心放在家庭园艺、宠物服务等领域的安全、无毒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政府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最终促成蔡凯荣来广州创业。谈及来广州的原因,蔡凯荣称,广州离澳门不远。一次机缘巧合,他在黄埔区的香雪大道附近看到了澳青部落的宣传招牌,了解到澳青部落是黄埔区内成熟的创业孵化基地之一。他最终在众多孵化基地中选择了这里,希望能够得到政策、资金上的扶持,推动创业项目的开展。
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蔡凯荣在创业之初遇到了不少挑战。“从澳门来到广州黄埔,一切从零开始。最初企业盈利情况不理想,但我当时想,既然做了就坚持到底,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情。” 蔡凯荣表示,黄埔区以及澳青部落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帮助公司度过了创立初期的艰难阶段。“粗略算下来,目前公司得到了8万元左右的租金补贴。这对于我们这种初创企业很重要,大大减轻了租金负担,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
经过3年发展,博施生物已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在家庭园艺类目中,蔡凯荣带领团队闯出了一条收获颇丰的道路。
2021年12月27日,博施生物的“摩登农夫家庭园艺”项目获得了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港澳台赛文化数字创意行业成长企业组三等奖。此外,博施生物研发的椰糠有机土成功申请了专利。“产品是把椰子壳打碎后压缩形成的土,外形像巧克力,很轻松就能掰开,用多少取多少,放进水里十几秒就可以泡开。而传统的产品像砖头一样厚重,在水里泡发需要近一个小时。”蔡凯荣表示,希望能为每个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便利、安全、整洁的产品选择。
钻研技术用心做产品,蔡凯荣的创新创业已见成效。他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潮中,他将带领团队继续扎根黄埔,在家庭园艺等领域站稳脚跟,用优质产品擦亮企业品牌。
数看
截至2021年9月,广州已经建立了45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全市各基地共吸引港澳348个创业项目、600余个团队、3000多名青年落户;产生专利1401件,获得创投资金10.13亿元。——《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图片: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