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驻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镇工作队队员
兼驻元奏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尽我所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晨光窥入课室,琅琅书声响起,元奏小学“元气”满满的一天又开始了。这所里外一新的学校,在李宁初到元奏时,还是另一番景象。“墙面剥落,上边是大片的霉斑,很多桌椅坏了,歪歪斜斜的。”与陈旧校舍形成对比的,是200多名师生灿烂的笑容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李宁暗下决心,作为广州派驻湛江雷州市唐家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员兼驻元奏村第一书记,他一定要竭尽所能改善元奏小学的教学环境。
聚力募资修缮学校
元奏小学创办于1946年,有76年光辉校史,风雨一路,虽有过几次修补,但跨入2021年,已残旧落败。“走道地板凸凹不平,楼梯扶手和走廊围栏都有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去年9月入驻元奏村兼任第一书记后,李宁在走访中很快发现了学校的问题,马上将之形成汇报文件求助派出单位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教育帮扶关乎乡村未来,也是人才振兴的基础。李宁提出的改造建议得到了广州市民宗局的肯定和大力支持,一场为元奏孩子而起的爱心募捐,在数百公里外的广州火速展开。按照修缮预算,广州市民宗局相关领导多方协调,不日便筹集资金近78万元,并利用学校假期紧急施工。
“哇!我是不是走错学校了?”“我们学校绝对是全村第一‘豪宅’!好漂亮呀”……开学第一天,家长和孩子们啧啧赞叹。装扮一新的学校也迎来邻村人的艳羡,一波又一波家长跑来询问,“还有学位吗?”
平整的操场、明净的外墙、锃亮的桌椅……“硬件”已然齐备,李宁又在琢磨“软件”的跟进,“正在筹建公益书屋,争取在今年配齐最新的电教触控一体机,下一步还会引进广州的教育资源,为元奏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
■微心愿圆梦现场,开心的孩子们将“教育界李宁”围在中间。
搭建广湛爱心桥梁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引入“广州资源”深入帮扶元奏,早已是李宁的惯常动作。去年12月,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效,助力乡村小学孩子实现“微心愿”,他通过“穗好办”平台,联动白云区白云湖海苑社区组织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圆梦微心愿,党心暖童心”公益活动。
“教育界李宁来了,礼物到了!”圆梦现场,早已被孩子们熟识的李书记一走进学校,就被热情的学生们围住,“老师纠正他们改叫‘李叔叔’,我说不用,我这名字好记。”他笑着回忆,学生们将崭新的书包、漂亮的笔盒捧在手上时,他也被眼前灿烂的笑容深深感动,“每一份礼物,都能让童心感受到广州的温度。”
驻村一年多,李宁同时着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工作。元奏村百亩千禧果和千亩对虾产业远近闻名,今年,元奏村千禧果基地带动当地80多人就业,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元奏村的“颜值”提升,也离不开李宁和村“两委”干部的带头示范。“第一次组织党员干部们大扫除,村民们大都揣着手看。”李宁笑着说,一次又一次,之后的“周扫除”,“旁观者”越来越少,“行动派”越来越多,“现在变成我插不上手,连老人嗑瓜子都随身带着垃圾袋。”他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元奏村充分发挥乡贤作用,着力打造“元奏村教育发展基金会”“元奏村爱心社”“元奏村发展交流线上平台”,通过开展春节晚会、助学金颁奖仪式、冬至敬老节、爱心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元奏建成村民精神文明的加油站、文化资源的汇聚点、乡贤能人的集结所、村民乡愁的归属地。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