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 月 9 日,由我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 / 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 AG600M(1006 架)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这是 2022 年以来第三架完成首次飞行试验的 AG600M 飞机,标志着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四个三"年度目标中"三架机首飞"任务完美收官!
2008 年" 5·12 "汶川大地震及随后的南方冰雪灾害、我国森林火灾和海难事故的频发,均暴露了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中航空装备数量少、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规划》随即出台,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需要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AG600 开始立项研制。AG600 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采用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及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全机共有 5 万多个结构、2 万多个系统零部件、100 余万个标准件。研制如此大的特种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放眼世界,也是不多见的。
12 月 9 日 8 时 10 分,由机长赵生、副驾驶田亚飞、空中机械师虞磊和机上观察员焦连跃组成的首飞机组,驾驶着 AG600M 飞机从珠海金湾机场滑行起飞,在空中平稳飞行 13 分钟,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于 8 时 23 分平稳降落,飞机状态良好,操纵系统正常,各系统运行稳定。
据介绍,研制批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共投产 4 架,此次飞行试验的 AG600M(1006 架)属该型飞机的第三架。首架机已于 5 月 31 日实现了陆上首飞,8 月 29 日实现了水上首飞。第二架机于 9 月 10 日实现陆上首飞。第三架机自交付试飞站位以来,陆续完成地面调试、发动机试车、低中高速滑行,于 12 月 9 日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截止到目前,已有三架机同时开展飞行验证试验任务。此前,研制团队克服高温酷暑、疫情影响、台风恶劣天气等多重不利影响,统筹谋划、精细管理,提前识别风险点,科学排产,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航空工业通飞华南 廖文峰 谭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