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29日,主题为“中国电影复苏与IP自信”的“智汇学堂”在广州市海珠区智汇科技园举办。来自业界学界的大咖,与现场和线上观众一起,探讨疫情后中国电影业发展、国漫电影的状况和前景、树立电影和文化自信等话题。其中,国漫大电影《木兰·横空出世》引发了全场有关传统文化IP的打造与发展的讨论热情。
■圆桌对话
截至8月27日16点,2020年院线电影总票房正式突破50亿,院线复工率达到了88%,观影总人次达到1.4亿。在《八佰》成功打头阵的背景下,很多重量级大片《夺冠》《姜子牙》涌进国庆档。倍受瞩目的国漫《木兰·横空出世》也将在国庆档上映,看似撞档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花木兰》。
满载情怀与故事,我们能讲好中国的花木兰
广州金川文化有限公司董事、国漫电影《木兰:横空出世》策划人刘纯指出,大餐和快餐的区别即是电影和网络视频的区别。她永远对院线电影充满信心。院线大电影的制作也和小成本电影制作有着根本的不同。电影不只限于讲好故事,院线电影需要资本的注入和高科技的制作。
■广州金川文化有限公司董事、国漫电影《木兰:横空出世》策划人刘纯
她表示:“《木兰辞》是中国人共同的教育记忆。如何在这种记忆中把握改编的尺度成了最困难的问题。《木兰辞》中最经典的几句话“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让大家好奇身为女子的木兰到底是怎样在军中生存、生活,在战场厮杀。传统中的孝道让木兰走上战场,最后她却又拒绝高官厚禄。她有着怎样的精神追求?坚强、独立,是木兰属于现代精神的品质。花木兰是开放文化的代表。花木兰的故事欢迎世界的不同解读,而我们应该讲属于自己的木兰故事。木兰之后,金川公司还会推出有关“敦煌”的电影,结合从古至今“一带一路”的传奇故事帮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一定会重新繁荣起来
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赵薇版电影《花木兰》出品人王喆对于中国的电影市场复苏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是被大众所需要的。王喆说:“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电影是特殊的。”只要疫情不再反复,电影的供给跟的上,电影市场一定会重新回到2019年的繁荣局面。中国的电影市场从之前的60亿票房到现在600多亿票房,进步非常大,只要可以沉下心来做好电影,中国电影票房总有一天是可以赶超北美票房的。纵观过去几十年,北美票房并未有巨大的增长,而中国的票房总量却在不断上升。
■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赵薇版电影《花木兰》出品人王喆
关于《花木兰》动漫,王喆表示:“我们当时选择拍花木兰正是因为迪士尼的花木兰跟中国的花木兰内核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借助这样的一个符号而已。我很期待国漫花木兰,可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表达花木兰勇敢做自己的主题。”
花木兰作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故乡和姓氏都是未知的人物,为创作者提供了宽广的创作空间。2015年,《大圣归来》宣布了中国动漫的崛起。之后几乎每一年都有堪称“爆款”的动漫登上院线,他希望这一次国漫《木兰》也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们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
作为影院放映一线的从业者,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总经理助理谢世明表示,我们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疫情后观众回归影院的心情十分迫切,复兴的第一周票房每日持续走高。这其中还有不少纪念意义,许多观众留下票根并拍照。但是第一轮新鲜感之后,上百部的小体量影片无法支撑起整个电影行业。在压力下,大制作《八佰》提前点映。从21号开始,日均票房破1.5亿。七夕票房在限流中达成了历史新高。《八佰》带来了复苏。“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还在”。接下来的问题,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好影片供给院线。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总经理助理谢世明
谈到国漫电影,谢世明表示:“在新世纪以来,国产动画走过低幼的改编之路,09年之后,国漫慢慢崛起。例如2015年的《大圣归来》以及随后的《大鱼海棠》等。”
中国电影道阻且长
作为电影投资者的中国国际动作导演/演员协会秘书长、深圳大视界国际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啸认为,《八佰》的复苏是个暂时的现象。观众的观影习惯在近两年中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转向自媒体和短视频。院线依然需要几年时间来恢复曾经的状态,可能今年乃至明年都很难实现。行业制作整体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终端市场发生了变化,所以从投资的方向也会向网络大电影靠拢。未来可能是院线和网络齐头并进的时代,现在的市场也有在盲目追逐一个题材的现象。
■中国国际动作导演演员协会秘书长、深圳大视界国际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啸
吴啸表示:“我们的电影从业者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美国制作的票房在中国曾经超过60%,所以要学习美国电影工业的长处。这其中包括全球工业化的流程和前期制作的全程介入,制造精算系统,完善制片管理系统,再发挥中国本土化的优势,推动中国电影工业的成熟。”
电影就是在消失的呼声中成长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周文萍提到转战线上的《囧妈》,说明电影播放转向线上是无可置疑的大趋势。电影自诞生之时,就是在消亡的声浪中成长起来。电视出现时,电影行业其实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电影自此开始寻找电影的不同,将观众迎回影院。电影要永远记住自己的优势:最大的银幕。
她特意去《八佰》的首映,而且坚定地选择了IMAX巨幕。周文萍强调:“电影能够提供奇观性、壮观的影像和最震撼的视听享受。电影创作人的热情也永远存在。好莱坞的工业化已然成熟,而中国的电影工业化依然在路上。《流浪地球》和《八佰》虽然是工业化代表,但也是个案。中国电影未来必将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中西IP的开发其实是文化视角的不同。回顾影史,黑白电影时期就有的花木兰在中国的文化下是保家卫国的精神。然而,儒家的“忠”“孝”精神并没有进入西方的迪士尼电影。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评论与交流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周文萍
周文萍强调:“在迪士尼中,花木兰的“叛逆”被放大,更多的是对自我和爱的追求。在宏观的文化层面,这是对木兰理解的丰富,也是对女性角色意义的拓展。在不停发掘文化内涵的热情中,我们依然要保有冷静的态度。IP的开发方兴未艾,我们要学会怎样讲好故事,从根本上吸引观众进入影院。
采写:新快报记者 郑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