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淘票票、猫眼三大平台的电影评分机制在我国电影评分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豆瓣电影评分凭借国内电影市场“影视风向标”头衔,长期以来备受用户的信赖和好评。
不过,随着猫眼和淘票票的崛起,曾经“小众”且可靠的豆瓣电影开始遭遇业务危机。再加上电影口碑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程度愈发深化,市场对电影评分产业链也表现出强烈兴趣。纵观整个电影评分市场,未来该何去何从?
豆瓣电影“公信力”下滑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4日,电影《流浪地球》票房收入仅次于电影《战狼2》,达45.46亿元,位居我国票房排行榜第二名。不过,在该电影成为爆款的同时,有关《流浪地球》在豆瓣遭恶意攻击的话题也成为前段时间人们讨论的热点。
事件源于《流浪地球》在豆瓣电影出现评分下滑。据悉,《流浪地球》在开画后疑似遭遇“水军”篡改分数致使豆瓣电影评分大幅下调。事件发生后,其从原本8.5分的开画高分滑落到7.9分。
虽说电影众口难调,出现评分滑落属于正常现象。但令人费解的是,本为点赞过万的五星点评却在点赞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被改为一星差评。随后,还流出了有豆瓣影评人收钱给差评的传言,豆瓣评分的公允性遭到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激烈的质疑。
■策划:罗韵 ■统筹: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轩语 刘韵 实习生 罗晓凡
■制图:廖木兴
平台打分差异大 观众该信哪一家?
按理说,豆瓣电影的评分机制为业界楷模,自2005年创立以来,为用户提供书籍、电影、音乐等信息以及小组等互动社区功能,并逐渐成长为国内最重要的电影评分网站之一,影视鉴赏能力可以说是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准。但在此次争议中,越来越大众化的豆瓣正在神坛上摇摇欲坠。
究其原因,除了因《流浪地球》在春节档期间爆发出评分机制信任危机导致豆瓣电影“公信力”下滑,还有两方面影响因素。其一,豆瓣自身的评分机制不可避免地携带局限性;其二,也因为猫眼及淘票票的同质化业务加剧豆瓣电影评分业务压力。
豆瓣电影评分机制“老龄化”是业内共识,其目前主要采用用户意见进行评分,即注册用户观影后可以进行评分,最终得分主要采用平均分的算法,实时进行调整。
这也就意味着,在豆瓣评分原则里,用户意见占据主导地位。据了解,以用户为主导的评分模式容易受用户规模、题材类型、社会舆论等影响,最终或将造成电影评分参考价值不足。“豆瓣电影多是文艺青年的天下,同时国外电影更易受好评,比如在豆瓣TOP250中,前10名电影中仅有一部国产电影《霸王别姬》入选”,有影视行业点评人分析。以正在院线上映的国产青春片《一吻定情》为例,淘票票和猫眼平台的评分分别为8.2和8.6,而豆瓣则是低到了5.3。不仅是《一吻定情》,记者观察到,票务平台上的电影评分普遍都要比豆瓣上要高。
相反,猫眼、淘票票等平台的用户群体面向范围更广、更具有普遍性。此前,豆瓣相关负责人也透露,豆瓣电影受众群以白领及大学生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豆瓣影评与其它两个平台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猫眼和淘票票则是靠票务平台起家,虽然如今影评等业务也大有和豆瓣相抗衡之势,但是火力尚不足。
可以这么理解,豆瓣电影在快速发展的评分市场中不再独享“霸主”地位,同时在猫眼、淘票票等平台追赶下,亟需优化自身评分模式,力求评分机制趋向更加客观全面。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猫眼、淘票票在票务市场的话语权上升,也需警惕有着发行方、出品方身份的在线票务平台出现评分“造假”行为。“这其中的商业因素是无法排除的,毕竟是票务平台,商业性因素在电影评分中发挥作用是有可能的。”业内人士也曾就此问题发表看法。
数据显示,猫眼、淘票票在今年春节档影片中参与程度明显。如,猫眼为《飞驰人生》的出品及发行方,淘票票为《流浪地球》联合发行方。其中,《流浪地球》在两家平台中的评分分别为9.3、9.1;《飞驰人生》分别评分为8.8、8.6。
就算平台制定算法规则 专业长评照样能被“水军”操控
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豆瓣这个“小众聚集地”变得愈发“大众”,这也就不可避免地滋生了许多的“水军”及“饭圈”团体,他们狂热地为偶像刷好评,并不遗余力地贬低竞争对手,导致用户对豆瓣影评的信任度日益降低。
而“水军”更是各大影评平台都头疼的一个群体,早在2015年,豆瓣创始人阿北曾发表过一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里面也提到“水军是有的,但豆瓣的评分很难刷得动”,据他介绍,豆瓣那两年的原则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而 “非正常评分”大致有四类:注册/收购账号刷高分或者低分的,明星粉丝团“进攻豆瓣”的,铁杆用户“捍卫豆瓣评分公正”反水行动的。
但在“水军”日益猖獗的今天,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豆瓣原则恐怕也已经成效有限了。猫眼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猫眼推行的是必须有购票消费记录方可评论的机制,即使没有消费时也能打分,但最终会通过大数据统计过滤掉未消费账号的打分,采用是依据用户活跃度算其权位分值的算法,等级越高的账号评分要比新用户评分的分值高。
但平台的这些做法真的能有效防止“水军”行为吗?记者分别在微博和淘宝联系上了两家经营此类型业务的店铺,并向其询问收费标准及具体操作,但对方对于“刷低分”行为则较为敏感谨慎。以“刷高分”为例,记者了解到,刷分收费不仅按短评和长评区分,价格也大不相同,时长越长价格越贵,1年的账号是在5-8元/个。长评即是指刷分账号的使用年限不同,以淘票票平台为例,“大V评论”这一栏即是属于长评,从标签来看,评论的大V大多是专业影评人士,对观众的观影选择具有较强的引导性,若是想在这一块操作,价格已经达到接近200元。可见,即使平台在“权位分值”算法规则上下功夫,“水军们”也总能找到应对之策,就连专业长评都能被操控,那观众们还能信任什么呢?
记者手记
电影评分 需包含更多专业性
首先,我们理当清楚的是,在电影评分危机下,豆瓣只是一个背锅者。更多需要聚焦在电影评分平台的专业性问题上。在此背景下,淘票票引进“大V评分”;而猫眼则推动“认证作者”评分。
要知道,电影口碑对于电影票房的影响程度极大,类似于豆瓣、烂番茄这类电影评分网站也越来越影响着观众的决断力。本来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只是观众们的消遣活计,但当它的影响力已经对电影票房起决定作用时,就值得令人警惕了。
毕竟每个人心中对好电影的评判标准是不会完全相同的,如果一味地跟随大众的“口味”去给电影评分,只能说电影市场不会“百花齐放”,只会“一枝独秀”。当观众不迷信评分网站上的评分,只是将电影评分网站当做一个交流电影观后感的地方,那么各类资本对评分网站的操控也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境地。
对于片方来说,不去揣测评分的公正性,而应当致力于提升影片质量,用心拍出优质的影片,自然获得“活口碑”,而不是让评分网站的几颗星决定了电影票房成败。
■豆瓣电影、猫眼、淘票票成为观影参考重要指标。观众评分、认证作者评分、点映评分、大V评分等共同组成电影评分机制“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