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底,已经名满天下的巴金和朋友一起来到广东新会,在新会县城近郊的天禄、天马、茶坑等乡村进行游访,又在新会乘新宁铁路火车,到台山住了一个晚上。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就缘于这段经历,而巴金所乘坐的新宁铁路,正是刘怀宇长篇小说《远道苍苍》主人公陈宜禧曾经建造的那条铁路。
新宁铁路,英文名为( Sunning Railway ),又称宁阳铁路,曾是贯通新宁(今广东台山)和新会境内的一条民营铁路。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 1906年),由台山旅美华侨陈宜禧先生主持筹办和建造,1920年全线正式通车。它以台城为中心,北通公益,从牛湾过潭江入新会至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抵白沙,沿线设有46个车站,全长约138公里。
新宁铁路是继潮汕铁路之后中国第二条商办铁路,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这条铁路从筹办、设计、修建、经营、管理,都是由中国人独力完成。
它还是中国第一条使用火车渡轮的铁路。巴金在文章中提及火车渡轮的场景 :“到了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机器的诗》,出自巴金《旅途随笔》散文集)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新宁铁路成了日军空袭的目标,铁路受到严重破坏。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国民政府交通部为防止日军利用铁路迅速推进,下令拆毁新宁铁路。
1941年台山沦陷,铁路设备、车厢、铁轨大部分都遭到日军的洗劫并运往海南岛建造铁路。1942年,国民政府将收集到的23782条铁轨运往广西,用来修建黔贵铁路金城江段。新宁铁路成为过去式,从此再无它的痕迹,留下的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