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2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第15次全国青年泌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青年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最新开发的淋巴结转移诊断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准确性高达97.8%~99.8%,大大超过初级病理学家和高级病理学家……
仅需查尿就能判断是否患膀胱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林天歆教授分别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主任委员及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近年来,围绕膀胱癌诊治临床痛点,他们带领团队,打造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该体系实现了膀胱癌在早诊率、分期准确率、保性功能率、五年生存率上的提升。
仅需检查患者的尿液就能判断其是否罹患膀胱癌症;通过创新术式,患者不但能切除肿瘤,还能保留控尿和性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智慧医学点亮膀胱癌精准诊疗
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对膀胱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膀胱癌数字病理切片检测淋巴结转移,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近期,逸仙泌尿团队通过多中心研究纳入1012名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膀胱癌患者,获得淋巴结切片的完整图像,用于开发淋巴结转移诊断人工智能诊断模型。该模型诊断准确性高达97.8%~99.8%,大大超过初级病理学家和高级病理学家。
尤其,是在微转移方面,该模型表现良好,在提高病理学家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该研究通过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快审通道,于今年3月全文在线发表,文章一经刊出,便引发国内外同行热议。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黄健教授领衔CUA发起了“U医公益行”全国性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以“关注泌尿健康,关爱泌尿病人,为爱携手同行”为宗旨,组织全国泌尿外科名专家,在全国各地举行义诊、疾病筛查、公益手术、健康教育等活动,为人民解除病患疾苦,造福人民健康。
林天歆教授发起了广东省泌尿外科学术直通车活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组织省内专家定期下沉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单位,助力区域泌尿外科医疗同质化诊疗。
值得一提的是,在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党支部书记黄海教授带领下,创新帮扶形式,通过技术帮扶、学术帮扶和党建帮扶,开展支部联合上党课、联合早查房、MDT远程会诊等活动,大幅提升广东省县医院泌尿专科服务能力,建立了慢病管理体系、泌尿功能障碍预防康复联盟基层示范基地。同时,通过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基层医院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共同提升。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刘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