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保明 驻连州市星子镇工作队队员兼驻四方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黄埔区教育局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作为驻四方村第一书记的我,带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大学生团队来到四方种植基地。学生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打趣说就像走进了浩翰的海洋。
四方村荒山多耕地少,连片的耕地不多,且大部分的年轻人已外出务工,劳动力紧缺,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较为明显。而四方村要实现振兴,产业就得先振兴。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解决劳动力问题,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最终提高村民的收入。
自前年广州市黄埔区驻星子镇帮扶工作队进驻后,我积极谋划,把四方村连片的土地流转,利用良好的优质土地资源,引进旺农农业公司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产业。在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资助资金15万元,配套完善了灌溉基础设施系统,种植玉米面积近300亩,预计到2023年11月前,该玉米种植基地获得第二批收成。等第二批收成后,该玉米种植基地继续推行种植连州菜心,做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出率,打造成为优质农业种植基地。
四方玉米种植基地的土地原本是由村民自行耕种的,地块零散,种植方式各异,由于每户村民只关注自家地块成效,导致种植地统一管理困难,且无法规模化发展。加上各农户劳力不一,有些有耕作,有些已丢荒多年,造成耕地的浪费。村民在耕种过程中受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加之人才、技术匮乏,无法带来稳定的居民收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种植的产量和效益,我在上任后推出了土地流转的机制,将村民的土地由村集体统一归集起来,引进专业的农业公司规模化耕作,实现整个地块的统一种植与管理,打造成四方村乡村振兴种植示范带。
农业公司引用先进种植技术,控制每棵玉米秸秆只保留一个苞,同时也控制了每一棵玉米秸秆的高度。这种统一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营养向上流失,让营养能更好地集中在玉米苞里,不仅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提升了玉米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
基地种植出的农作物也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主要销往佛山、深圳与长沙,且基地已与广西垂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已购有80吨有机水溶肥。水肥一体的施肥模式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是农业走向现代化发展的敲门砖。基地现阶段采用操作无人机的方式为作物打药,一个人打完300亩地只需3个小时,充分展现出了现代化技术的便捷。后续,基地还会引入输送带、分拣器等更多机器化装备。农业公司的专业技术与现代化工具赋予了农产业发展新动能,以此不断引领四方村民,加快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四方村玉米种植基地采用的“村集体+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了土地流转和统一种植,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四方村的村集体组织,将农民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村集体负责组织农民进行玉米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村集体和农业企业合作,将农产品销售给企业,并且提供市场保障和价格保证。农民可以通过合作与企业直接签订合同,确保自己的收入稳定和销售渠道固定。该玉米种植基地以其壮观的规模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星子镇乡村振兴的亮点之一。
土地流转后,农业公司会按每亩地500元一年的价格向土地主人支付租金,按每亩地50元一年的价格向四方村委会交纳管理费,同时,农业公司会按一天100元的标准给愿意下地干活的当地农民支付工资,作为额外的收入来源。“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下,当地农民每月收入最低有4000元,收入可观,玉米种植基地得以形成连片的种植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动了四方村的经济发展。
7月份,玉米种植基地第一批收成,亩产2000多斤,产量十分可观,为后续玉米种植基地发展定下了欣欣向荣的基调,推动了四方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