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茅小怡 广州市派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驻镇帮镇扶村大学生志愿者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晴
我的家乡坐落于湖光镇的西南部,小小的村庄里住着117户村民,但村中常住的大多是老人、留守儿童,多数年轻人为生计外出奔波,让这个本就人少的村庄更显寂寥。2020年乡村振兴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小村庄,让破落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村道两旁安装了路灯,巷道进行了硬底,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年轻人也回到村中盖起了小楼房,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在假期时回到家乡,在感慨家乡变化的同时,也渴望着成为家乡建设者的一员,这为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埋下一粒小小的种子。
2021年我大学毕业,从网上看到乡村振兴志愿者的招募信息,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很幸运,我被录取了,成为驻湖光镇工作队的一员。时光匆匆,我已经驻镇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从防返贫监测帮扶到乡村产业振兴,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我触摸着真实的乡村,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为家乡的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动能。
在报到的第一周里,我就跟随驻镇工作队下到各村进行走访,深入第一线调研脱贫户现实情况,切实做到“走进门”“见到人”“聊一聊”“登记好”。一年多的时间里,共走访脱贫户1600多户次,走访脱贫人口4000多人次,同时建立起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长效机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湖光镇没有一户一人返贫。一步一个脚印的调研走访,一次又一次的促膝长谈,一点一滴的纸笔记录,在五百多个日夜的浸润下,我切实地掌握了困难群众的情况,触摸到了真实的家乡,并在其中快速成长。
2022年我曾四次下到湖光镇各村支援抗疫,协助超万名群众进行核酸检测,为乡村抗疫贡献青年力量。在疫情结束后,我再次来到村中时,乡亲们纷纷微笑着向我问好,齐声说着还记得我,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刻我真切地领悟到乡村振兴的意义,这段记忆也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自2022年3月,我开始分担短视频制作和稿件撰写工作,如今我已在多个媒体平台上发表稿件20余篇,为湖光镇的乡村振兴宣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村中为数不多的返乡大学生,我得到了村中老人们的“青睐”,我也尽己所能为他们带来便利。帮忙调试手机、撰写文书、网购、到镇里跑腿办理一些业务是我闲暇时的“工作”。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他们看着我长大,现在我长大了学习了文化知识可以回馈他们,真好啊。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保持服务热情,继续奋斗,不断克服困难,总结经验做法,继续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肩负起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