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田间稻株健壮,稻香扑鼻,稻穗上挂满了金黄的谷粒,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8月9日,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常美村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格外显眼。这是东源县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首次引进种植的丝苗米品种“青香优19香”。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正值“青香优19香”头季种植的丰收时节,日前,来自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研究员林青山带领专家们一同走入田间考察品种的种植表现。其间,林青山还详细向大家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作为再生稻种植的收割要求和再生过程的肥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领。
新快报记者在稻实割测产验收的现场看到,专家组现场随机抽取3块田,用收割机实收测产。结果显示:“青香优19香”头季种植喜获丰收,实收测产折合干谷平均亩产达1334.5斤。“‘青香优19香’易种易管,产量高品质又好,明年开始要大面积种植。”对测产结果,合作社负责人李国平非常满意,甚为高兴地告诉新快报记者。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东源县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常美村为解决农村土地撂荒以及土地碎片化问题成立的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技术服务团队”模式,累计水稻种植面积5000多亩,是东源县丝苗米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但规模化种植水稻的生产能力较弱。作为产业园的科技支撑单位,自项目实施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研究专家团队对合作社种植的品种、栽培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生产队伍水稻种植水平显著提升,今年早造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平均亩产比上年接近翻一番。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广东丝苗米是优质籼稻最具特色的代表,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丝苗米产业也是切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合作社负责人李国平告诉新快报记者,“青香优19香”的丰收以及科技支撑团队的支持,让其对如何种出产量、种好品质以及合作社接下来的全产链发展都越来越有信心。接下来,他将继续与专家团队紧密合作,高质量完成丝苗米产业园的建设内容以及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带领村民致富。
【涨知识】
“青香优19香”是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培育的突破性丝苗米新品种,产量高且品质优。2021年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及丝苗米品种认定;2022年通过了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审定及上游四川省审定;2023年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的超级稻品种确认,是第一个通过超级稻确认的广东丝苗米品种;当前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该品种米粒细长且外观晶莹剔透、饭味香气浓郁,深受种植户及稻米加工企业的喜爱。另外,它的再生能力强,近年来作为再生稻种植表现也非常突出,节本增收成效显著。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美琪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