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保健康险上线一款癌症(恶性肿瘤重度)无限次赔付的消费型重疾险,但确诊时间间隔需达3年。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次给付的重疾险产品迭出,无限次赔付也非新鲜事。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投保重疾险不能单看赔付次数,更应关注保额,保险公司需防止“一疾多赔”。
优先二次赔付间隔期较短产品
资料显示,人保健康上述重疾险的基本保额为10万-80万元,可选保至70岁或保终身,其癌症无限次赔付目前是行业独家特色。若被保人首次确诊的重大疾病非癌症,间隔180天后初次确诊癌症,可获赔120%保额,此后每隔3年再出现癌症的新发/复发/持续/转移等可获赔50%保额,赔付的次数和累计总保额无上限。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重疾险的多次给付成为重要卖点,次数多在三次到六次之间。与单次赔付型重疾险相比,多次赔付型重疾险的保费较高,且一般设有理赔的间隔期。国富人寿曾有一款癌症赔付不限次数的重疾险,若被保人持续确诊癌症,且确诊时间间隔大于3年,可获得100%额外保险金50万元。
有医疗行业人士指出,癌症通常在头两三年复发、转移的风险要大一些,两三年后复发、转移风险下降,五年后风险明显下降。
蜗牛保险经纪CEO尚萌萌告诉新快报记者,现在市面上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一般间隔期是1年,若是重疾的二次赔付,间隔期为1-3年不等。设置间隔期属于保险公司的风控手段。“对于消费者来说,重疾二次赔付的间隔期越短越好。”尚萌萌提醒,消费者选择重疾险首先应关注保额,其次根据实际身体情况、预算情况和希望解决的问题,来考虑赔付次数、保障时长等,尤其关注癌症赔付或是否有相关家族史,选择对应的附加二次赔付责任等。此外,消费者还要关注无限次赔付的长尾风险,不排除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部分癌症如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成为“慢性病”。
保险公司应该审慎设计产品
据了解,早在2018年,香港的忠意保险就推出了重大疾病无限次数理赔的重疾险,赔付100%保额,可理赔至100岁。彼时,有业内人士指出,香港重疾险或将开启“无限战争”。但从记者近日检索的结果来看,现在香港市场上此类重疾险的供应仍有限。
曾有国内寿险公司高管撰文指出,重疾险快速增加的多次给付责任,确实丰富了重疾险产品市场,但同时也给保险公司带来潜在的赔付风险。其面临的问题包括定价依据不足、医学和医疗技术进步等。在多次给付责任和方式下,一个重大疾病可能会引发相关联多次赔付。保险公司应该审慎设计多次给付重疾险产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