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党委书记张晋铭:做好“产业”大文章 建设“活力新城”“和美乡村”
新快报
2023-9-1 2:16

【编者按】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我省加快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新快报记者将以面对面采访的形式,对话各地镇党委书记,展现我省镇、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和特色亮点,展开一幅幅以实干苦干姿态绘就的乡村振兴奋斗画卷。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党委书记张晋铭。

新快报讯  走进位于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溪口片区的尚顶香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只见厂房内宽敞整洁,井然有序。一旁的溪口卤鹅培训基地里设施齐全,设有卤鹅制作材料、流程展示区,直观又生动。

尚顶香公司于去年成立,是磷溪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典型缩影。近年来,磷溪镇紧紧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机遇,坚持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头号工程”,锚定农业强镇、工业立镇、商旅旺镇发展定位,全力推动镇域经济全面发展,奋力实现富民兴村美好前景。“我将当好‘一线施工队长’,以上率下,持续发力,推动磷溪在‘百千万工程’中争先进位,在乡村振兴征途中奋力前行。”磷溪镇党委书记张晋铭如是说。

■首届潮州(磷溪)卤鹅文化周在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举行。

产业为重 

打造卤鹅为主、百花齐放特色产业格局

磷溪镇是湘桥区“东大门”,与主城区隔江相望,是新城建设的主战场、产业振兴的核心区、城乡融合的先行地。“围绕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我们已经制定好了初步规划图,并且久久为功地推动。”说起磷溪发展,张晋铭思路清晰。

磷溪镇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形成“1+2+31”指挥架构,制定13方面共54项任务的《工作方案》,开展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汇聚、文化兴盛四大行动,以“四个一”机制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到实处。

“五大振兴、四大行动都要抓,但我们的主导工作还是产业。产业是基础,没有产业,其他都是空谈。”张晋铭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深知“路在脚下”。他说:“目前,磷溪还是以农业为主,所以我们还是围绕农业来做产业。”

■磷溪镇塔后村新建的小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针对磷溪物产丰富但特色不突出的现状,磷溪镇与中山市翠亨新区驻镇帮扶工作队一起,深入挖掘传统食品溪口卤鹅,围绕“一镇一业”打造卤鹅特色产业。2023年是为“磷溪卤鹅产业工业化元年”,已培育陆彬记、尚顶香等龙头企业,成功举办首届潮州(磷溪)卤鹅文化周活动,摘取“潮州卤鹅之乡”招牌,磷溪卤鹅产业已初具雏形。为做大做强“一镇一业”,磷溪镇制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以3年内培育卤鹅规上企业超2家,5年内超6家为目标,推动卤鹅产业向食品工业迈进;申报磷溪卤鹅地理标志,预期投入3000万元建设磷溪卤鹅产业民俗文化体验园,打造地标式卤鹅产业IP。

除了深耕“一镇一业”,磷溪镇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挖掘并打造仙田松番薯、仙美菱角、芦庄黄皮果等多张“致富名片”,有力推动了强村富民。张晋铭告诉新快报记者,特色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将“一村一品”与村级合作社联动发展的工作思路。比如,在磷溪镇党委指导下,仙美村与驻镇工作队携手,成立了仙美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整合种植户,建设示范池、申请商标、统一包装、成功举办了菱角品鉴会,已初步形成了菱角产业链。“我们各村的特色很多,比如西坑的大米、英山的橄榄、溪口三的树葡萄……”张晋铭如数家珍,他强调,今年底,磷溪31个行政村全部要以“一村一品”为基础成立合作社,推动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落地为实 

打造多方支撑、人才汇聚的产业发展高地

产业发展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有配套和支撑。“除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我们还推出多个奖补措施,充分激发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张晋铭说。

近年来,磷溪镇出台《磷溪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磷溪镇乡村振兴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实施方案》等文件方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机购置、种粮补贴、产业扶持等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磷溪镇一名村民在菱角种植基地采摘菱角。

其中,为了给特色产业发展“撑腰”,磷溪镇成立了400万元的产业基金。“凡是在磷溪做特色产业、投资超过50万元、符合条件的,我们将给予最高40%的补贴。”张晋铭说,“比如成立村级合作社,每个合作社补贴1万元。”

人才对于产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其实产业发展说到底也是人才的问题。”张晋铭认为,如果不注重人才挑选和培养,就不能“干一件成一件”,也就无法实现目标。他举例说,为推动卤鹅产业发展,磷溪推动成立了湘桥区磷溪卤鹅协会,寻找会长时颇费了一番工夫。“这个人既要熟悉行业,也要有领导能力,有胸怀,还要有情怀,能够久久为功地去推动这件事。”

为推动人才振兴,磷溪镇以“线条+村”条块结合,驻片领导、驻村同志下沉指导,会同村干部走访摸查,扩大覆盖面,尽可能地毯式收集人才信息,汇聚人才资源;调动企业商会、协会、专业合作社、侨乡侨胞等社会力量,建立磷溪镇乡土人才库,目前已登记在册1795人,汇聚包括潮菜师傅、创业达人、电商达人、工夫茶达人、民间艺人、乡村工匠和湘桥老农等多类人才。

“我们将通过搭建平台、举办活动,鼓励人才加强学习交流,给予人才出彩机会,激励他们发挥才干,多作贡献。”张晋铭强调,镇党委政府要做好牵头和保障工作,产业发展要靠各行各业的人才。

着眼长远 

打造多极增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潜力之地

磷溪虽然是农业大镇,但也拥有制鞋、服装、食品等传统工业产业。张晋铭认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产业。“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产业才能产生税收,镇域经济靠此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为此,磷溪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库,至目前预测新增2家中小微企业达规,新增264家经营主体纳入税务管理。2023年上半年税收收入658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7.6%。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车间。”张晋铭说,磷溪镇将以工业突围,推动制鞋、服装、食品等“三驾马车”小步快跑,全面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其中,将推动82家婚纱晚礼服企业串联聚合,围绕5年建设中国婚纱礼服生产销售集散地的目标,力争年底前实现2家服装企业升规上限,3年内培育6家服装企业升规上限,为擦亮“中国婚纱礼服名城”金字招牌贡献磷溪力量。

紧邻湘桥城区,风景优美,文旅资源丰富,磷溪发展农文旅顺理成章。围绕商旅定位,今年以来,磷溪已落地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额约2.1亿元,其中已完成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额2510万元。接下来,磷溪镇将全力推进“六大重点攻坚”工作,加快推进粤东城际铁路、省道S231、砚峰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产融中心等项目交地工作,服务市、区高质量发展大局;着力整治经济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将盘活资产资源,规范“三资”管理,探索“村企合作”“经联社+合作社”等更多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突破15万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都是久久为功的事业。”张晋铭强调,磷溪镇将立足长远,乘势而上,推动磷溪实现“活力新城”与“和美乡村”相得益彰。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邓迪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责编:温卓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协议授权转载联系:(020)87133906。
推荐阅读
用好电 奔好日子,广州供电局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动力”
新快报
2023-9-20
赴一场“乡村奇妙游”,花都区这个村响彻“美丽乡音”
新快报
2023-9-20
授课+现场教学 广州开放大学再为平远培养优秀乡村振兴人才
新快报
2023-9-18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 © 广东新快报社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 8713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