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州正在编制面向2049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由增城区488平方公里和黄埔区280平方公里合作共建广州东部中心。8月18日,市委主要领导到增城调研时指出,要高水平规划建设东部中心,牢牢把握东部中心重大发展机遇,推进交通提升、产业发展、土地整备、城市功能优化、绿美生态建设行动,打造引领湾区、面向全球的广州东部综合门户。这个形势,注定引发广州东部中心价值蝶变。
新蓝图谋划新方略,新使命开启新征程。顺应时代发展新机遇,增城正迎风起势、扶摇直上,多引擎,齐发力。立稳广州“东大门”,助力东部中心建设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活力核”——增城,已准备好了。
凝聚“核”动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芯”高地
2023年8月25日14时30分许,一束绚丽礼花在位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芯项目上空绽放,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生产厂房的钢结构屋顶成功合龙。
2022年12月,增芯项目动工。这是广州响应“广东强芯”工程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助力广东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的关键一环。
生产厂房、生产调度楼、综合动力站、仓库、变电站、宿舍……新快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一座庞大且专业的芯片制造工厂已初具雏形,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位于项目中部的生产厂房。“生产厂房的体量极大,单层面积达26000平方米,采用整体的钢结构框架,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存放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向记者介绍。
“增芯项目占地面积370亩,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启动了一期工程20万平方米的建设。”张亮表示,随着首个生产厂房顺利封顶,一期工程将在9月转入机电安装阶段,12月开始装机工艺设备。2024年6月,工厂将正式通线。“我们正在进行二期工程的规划设计,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启动二期厂房建设。”张亮说。
毗邻增芯项目的是已经投产通线的超视界、越海集成等龙头企业。如今,一幅描绘增城泛半导体产业的“芯”蓝图已徐徐展开——锚定以智能传感器为主的集成电路特色产业,规划建设覆盖MEMS芯片设计、生产、封测、半导体材料与装备在内的泛半导体产业园区。
张亮表示,发展泛半导体产业为增城带来的远不止经济效益。以增芯项目为例,目前已经从全国各地引进超过200位高端人才落地增城。因此,他认为增城打造广州东部中心“芯”高地计日可待。“一流的人才团队、先进的研发技术和专业的管理理念,配以重要资本和政府服务的加持,增城已经构建泛半导体产业生态。”张亮说,“下一步只需要耐心地浇灌和耕耘,就可以把泛半导体产业做大做强。”
一大波名校合作办学落地
家门口就能读华附执信
近日,新快报记者来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塘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广外新塘实验小学”)时,学校正在热火朝天地做着新学期的最后准备工作。这是一所由增城区教育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举办的公立小学,今年秋季学期,学校正式投入使用,迎来250多名一年级新生入学。
“空间宽敞、设计现代化”是新快报记者对校园的第一印象。学校副校长吴琪向记者介绍,校园以橙、绿、蓝三种颜色为设计基调,三栋教学楼以一艘巨轮的姿态伫立,配备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地以及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教学楼共四层,教室均配空调、智慧黑板、书包柜。目前学校15位教师中有7位是骨干教师,新教师多为研究生学历。
像广外新塘实验小学此类通过合作举办新学校或委托管理现有学校的方式,引进共享名校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资源,是近年来增城聚焦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的新举措。“通过合作办学,能够共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对于广外新塘实验小学的快速、特色、优质化发展作用很大。”吴校长说。
教育关乎城市命运,教育决定城市未来。当前,增城正以东部中心为抓手,一体推进教育强区、科技创新强区、人才强区建设,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16年至今,增城合作举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新塘学校、华师附中增城学校、执信中学增城实验学校等公办学校共22所,累计可提供优质学位3.8万个,目前20所已开办。伴随着越来越多名校落地增城市民的家门口,增城教育已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增城真不远
未来30分钟到天河,50分钟到汕尾
过去提起增城,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偏”“远”“郊”。但在不久的将来,从增城到广州中心城区只需要30分钟!
今年以来,增城紧紧把握高标准规划建设东部中心重大机遇,全力开展立体大交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能级,积极与黄埔区互联互通,融入广州“30分钟通勤圈”、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截至目前,增城拥有新塘站、增城站、增城西站三大交通枢纽,已开通或已落实规划的有4条国铁、4条地铁、3条城际、8条高速公路,30分钟可达广州中心城区,40分钟内可到达广州、深圳两大空港和黄埔港、新塘港两大海港,1小时通达大湾区所有城市。
公路方面,全长38.4公里的增天高速沿线联系广州市的增城、黄埔、天河、白云四区,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增城出发用时30分钟左右直达天河。而随着广汕路北绕线、北三环高速二期、花莞高速、广惠高速西延线等项目先后建成通车,广州东部、增城城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城市实现无缝对接,增城全域10分钟即可上高速。
铁路方面,广汕铁路新塘站总体工程量已完成约99%,计划9月30日通车运营,届时从新塘站出发,到汕尾仅需50分钟左右。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铁路主体增城段已建成,预计年底前全线开通运营。届时从新塘站出发,经过黄埔区至白云机场仅需20分钟。
地铁方面,广州地铁13号线增城段设沙村站、白江站、新塘站、官湖站、新沙站共5个车站及官湖1个车辆段,全线计划于2024年通车运营。未来,地铁13号线、21号线线路呈东西走向,实现广州市越秀、天河、黄埔、增城等区的高效互联。
可以预见,一张更完善的交通网络,让增城加速迈向纵横互联大时代。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署名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