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广州市第44届“羊城之夏”专题阅读推广期间,黄埔区图书馆共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60场次,活动参与人数达38.3万人次,其间黄埔区图书馆图书借阅量达到501082册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9621册次。
悦读——绘本故事动起来
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是营造书香社区浓厚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绘本阅读更是深受儿童喜爱的阅读方式。黄埔区图书馆通过“绘本嘉年华”让阅读活动、生动、心动、行动起来,激发儿童阅读的内驱力,让更多儿童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今年“绘本嘉年华”的第一课,是《去花园》科普小课堂。活动以第44届“羊城之夏 ”广州青少年阅读指导专家推荐的10本好书之一《去花园》为内容,让小朋友们在欢乐中学习园艺知识,感受自然之美。
在活动中,小朋友们领到不同的花朵手环,以别样的方式加入了“花园”。通过“发芽游戏”与“下雨游戏”体验了植物生长的过程。活动最后,小朋友们学习了一支简单而活泼的手势舞《小花朵》,用身体语言促进对花朵生长的了解,用歌词让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成长也应该像花儿一样茁壮健康,要对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给与爱意的回应。
绘本嘉年华《不怕被嘲笑》则是以儿童剧表演的形式,讲述小猴在被恶意嘲笑后努力走出困境,重获自信与友谊的故事,为儿童提供如何应对嘲笑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面对他人的不友好行为,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绘本+戏剧”微剧场的首场活动《聪明的丁婆婆》就吸引了超50组家庭参与。通过手势操互动、绘本剧表演、故事情节问答环节,小朋友和家长们跟随剧中主人公的脚步,展开了一趟“森林之旅”。微剧场用木偶、布偶、执头偶、提线偶、影子戏展开表演,让孩子们倍感亲切。小朋友们紧跟故事情节进行互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了解并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
“绘本嘉年华”活动包括了“玩转古诗词——动起来的《少儿诗词经典》”“绘本科普小剧场”“儿童自身成长剧场”等不同主题的内容,使儿童阅读实现了由静态阅读向动态“悦读”的转化,让儿童身临其境感受绘本世界,在共鸣与共情中培养丰富的感知力、敏锐的思考力。小朋友们在欢乐中学习知识,自然地内化绘本故事中的道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实现了自我成长。
科普——大咖带我认识动植物
“蚊子与薄荷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避役为什么会变色?”
“蚂蚁是如何辨别方向的?”
依托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科技企业聚集、科技人才集中的特色,黄埔区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中,充分开发利用好人才高地的优势,邀请黄埔区高科技企业的科学家、研究人员以及从事青少年教育的专业教师来到图书馆,为读者举办动植物知识专题讲座。
《蚂蚁世界》《大自然里调色师·避役》《蕨——陆地先锋》《蚊子与薄荷的故事》……平常随处可见的动物植物,原来一个个都有着不同一般的本领,有很多还是我们人类发明创造的老师呢!一位位科学大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加深了对大自然的认识,了解了这些就在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也激发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科技——让阅读触手可得
黄埔区图书馆致力于打造数字资源平台,通过现有黄埔区文化数字学习中心网站、线上分馆小程序、文化E站黄埔分站触摸屏等媒介,形成强有力的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矩阵,方便广大读者朋友们尽情享阅线上数字资源。
为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6月4日,黄埔区图书馆在总馆(香雪馆)开展了“童心同梦,音‘阅’童行——2023年黄埔区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活动”。现场吸引了近200名读者参与,气氛热烈。读者拿到印有图书馆数字阅读二维码的明信片,纷纷现场扫码体验数字资源,边读边看,趣味十足。
黄埔区图书馆为了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发布了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黄埔分馆宣传片,让读者一起感受科技力量,学习科普知识。黄埔区图书馆(开发区西区馆)是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首次与广州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共建的公共图书馆,它将突出为园区、企业、人才、居民等开展科普活动、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查新等精准服务,更优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科研创新创业以及民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助力经济发展提供知识支持、交流平台、智力支撑,致力成为广州东部乃至广州全域的科技引领型图书馆。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服务,黄埔区图书馆还先后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亲子教育沟通”“广州红色”“心理健康”等主题系列讲座,结合民法典中未成年人保护、退休养老方面内容以及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等,分别邀请专家学者为读者现场讲解相关知识。
从6月到8月,短短的90天时间,360场次特色活动,包含了动植物科普、亲子沟通、微剧场、传统文化、普法、绘本嘉年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读者,深入人心。这些活动的参与人数38.3万人次,使得黄埔区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全区联动、全民参与、全媒体推广”,真正做到了深化阅读资源、拓展阅读场景、提升阅读服务,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郁氛围,让浓厚书香浸润到广大市民的心田。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