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广州连绵的雨创下新纪录。9月1日-15日,广州各代表站点平均雨量为455.4毫米,比常年均值的105.9毫米多出330%,成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降雨的年份。
同时,短短15天下的雨,比今年整个龙舟水期间(5.20-6.25)443.3毫米还要多。此前的记录保持者为2010年的356.7毫米。常年均值为105.9毫米。
其中,9月1日至15日18时,番禺区南村镇梅山村录得全市最大值741.3毫米,打破番禺区1959年建站以来九月雨量最高纪录。
广东今起转晴升温
预计,17日到19日,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广东大部多云到晴天为主,气温逐日上升,部分市县有35℃左右高温,午后有分散(雷)阵雨。前期累积雨量大,土壤含水量高,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需防御山体滑坡等灾害。
广州气象部门、应急部门提醒,地质灾害风险高:前期的降水已造成土壤含水量高,叠加此次明显的降水,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需继续关注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
最近天气湿热,雨水较多,所以来一碗清热祛湿的靓汤刚刚好。
白果核桃芡实淮山排骨汤
材料:白果30克、核桃100克、芡实30克、鲜淮山500克、排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排骨洗净,焯水备用;白果去壳取肉;淮山洗净削皮,切成小段;核桃、芡实、生姜分别洗净。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开水锅中,中火煲约1-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推荐人群:肺肾两虚的人,表现为气短或气喘,活动后更为明显,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症状。
石斛淮山百合排骨汤
材料:石斛30克、鲜淮山500克、百合30克、北杏30克、排骨500克。
做法:石斛、百合、北杏先浸透,淮山洗净剥皮,切成小段,排骨焯水备用。将所有材料放进煲中,加水,大火烧开后,捞掉出现的浮油,转小火煲1-1.5小时即可,食用前加盐调味。
推荐人群:在秋季容易因肺燥出现皮肤干燥、鼻燥咽干等症状的人。立秋后就要开始润燥了,石斛、淮山药为清补,又可化湿。
黄芪党参茯苓瘦肉汤
材料:瘦肉500克、黄芪50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
做法:将黄芪、党参、茯苓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瘦肉洗净切成大块,一并入砂锅加适量水,先大火煎沸,改为小火,煲1小时左右,调入适量盐即可。
推荐人群:益肺固表,健脾化湿。尤其适合容易感冒或者出汗的人,比如过敏性鼻炎的人群。
五指毛桃淮山煲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50克,茯苓30克,鲜淮山250克,老母鸡1只,蜜枣3个,姜片3片。
做法:将五指毛桃、茯苓、蜜枣、姜片洗干净备用,淮山洗净、削皮,切成小段备用;老鸡切大块,飞水备用;将所有材料放进煲中,加入2升水水(约10碗左右),大火烧开后,捞掉出现的浮油,转小火煲1-1.5小时即可,食用前加盐调味。
备注:如果大便烂,可以加芡实30克,鲜莲子50克。
推荐人群:肺脾两虚的人,表现在全身没力,大便稀烂,咳嗽,气短,痰多,甚至怕冷,舌淡胖苔白等。
来源:广州天气、广东天气、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