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中山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以《学以成人,研以成才》为题致辞。他表示,同学们即将在中山大学学习、生活,步入新的人生阶段,开启新的人生篇章,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大家有了一个值得骄傲的身份——中大人。中大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亲笔题写的。校训为我们求学和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要坚持学问、思辨和行动三者的有机统一,不“躺平”,不“摆烂”,不等待,不懈怠,努力做到学以成人,研以成才。
希望你们学以成人,在面向未来中把握主动学会学习。大学是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同学们走进大学,都是希望能在这里学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未来是什么?我们如何为未来而学?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未来的世界将充满着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期望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能够管用一辈子,无疑是不现实的。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未来世界对各位同学提出的时代要求。
研以成才,在专注学术中培育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孙中山先生认为,“大学之旨趣,以灌输及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即大学要研究高深学问,走在科技前沿。当今世界,科技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能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已经成为能否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至关重要。而创新,需要同学们树立和坚持科学精神,遵循科学的本质要求,自觉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断去求真和质疑;要以平等和包容的态度,不断提高沟通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要始终秉持爱国和奉献的初心,通过不断努力让人类和社会更加美好。
志存高远,在脚踏实地中追求卓越矢志报国。孙中山先生勉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成富强”。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树立远大志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理论也需要实践的检验,不管是“证实”还是“证伪”,都要进行严格的验证,我们只有把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才能在科研之路上行稳致远。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希望同学们奋发图强,不负重托,学以成人,研以成才,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宽阔大道,用拼搏实现青春理想,用奋斗拥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