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1日至9月23日,南亚热带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大会以“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打造南亚热带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主题,各单位代表就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南亚热带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创新等展开交流和讨论。
大会开幕式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院校发展处副处长李恒指出,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去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11项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李恒提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一定要注意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要面向行业上下游,广泛联系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同时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开展教学资源建设等,共同帮助解决行业内所遇问题。”
开幕式还邀请了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刘玉涛,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赵松林,华南农业大学科研研究院院长谢青梅三位专家,分别作了《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1+M+N模式》等报告。
据了解,南亚热带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行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农垦公司(农垦总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家单位牵头的跨区域、行业性产教融合型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共同体汇聚了来自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海南、黑龙江等地区的108家成员单位,其中企业59家、高水平大学7家、职业院校22家、科研院所7家、行业组织11家。共同体设理事会、分委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理事会下设技术技能合作委员会、师资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创新创业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委员会,开展技术技能合作等专项工作。
据介绍,共同体将通过创新实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推进政行企校协同创新,着力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性障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同时协同共育南亚热带农业领域高层次产业人才、开发南亚热带农业教学资源、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为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服务,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及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罗研 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