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再创调整新低,一度均跌逾2%。截至收盘,沪指跌1.47%,报2939.29点。科创50指数收跌2.51%,刷新2022年4月的历史新低。为增加市场信心,不少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回购或增持股份。
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0月23日,已有248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回购总金额上限超450亿元。其中,电子、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等行业均有逾20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超5亿元的公司有22家,主要集中在钢铁石化等资源股等顺周期行业和医药生物行业。
具体来看,回购金额最高的是钢铁龙头公司宝钢股份,该公司在今年10月17日抛出了最多30亿元的股份回购预案,用于未来连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回购价格上限为8.86元/股,而当前最新收盘价为5.79元/股,高出当前股价超50%。回购总额第二三位的是荣盛石化和中国石化,分别为20亿元和15亿元,公司均表示回购的目的为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推进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
与此同时,下半年以来,公告增持的上市公司有293家,其中昭衍新药、江苏银行、志邦家居和中国电建增持总额均超10亿元。此外,三安光电、恒力石化和新炬网络等公司增持金额均超5亿元。国内从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最大的机构之一的昭衍新药股东共增持了22.28亿元。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当前A股处于磨底阶段,从历史演绎角度来看,回购增持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往往推动市场企稳走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此轮回购金额和力度均超过上一轮,有望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回购增持队伍,用真金白银表达对经济复苏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