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因石而辉”,还是“石因人而耀”?英石,产于中国英德,与太湖、灵璧、昆石并称“四大名石”,以“绉透漏瘦”特质,展嶙峋风骨,透天地玄观。范白,英德名士,多年来致力赓续英州文脉、重光英石风致,耗时近十年,编著《英石志林》,“在整理乡邦文献上居功阙伟,填补了关于英石文化全面系统阐述的空白”。2023年10月28日,石中之英——范白先生英石藏品展暨《英石志林》一书首发式,在广州万木草堂举行。
展览融合万木草堂古朴清雅气息,呈现范白先生多年来所收藏的近百枚英石珍品,玲珑秀削,嵌空斗耸,与其编著的《英石志林》两相观照,配以书画妙品,于闹市中营造出一个幽古沉静的立体空间。
英石出英州,以其风骨,久负盛名,自宋代以来的文人雅士多有题咏。范白表示,十年前,因机缘,为好友爱石之情所感,始真识英石,后共襄风雅有时、记录刊发有时,在此进程,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长久心愿所驱使,并感慨于对英石的研究题咏“散见于诸家”、近年甚至有文字“以讹传讹”,所以决心整理汇编历代英石述记文字,重振英石声名,赓续粤韵风雅。
《英石志林》一书分为四卷:《形胜编》《山石编》《述记编》《传承编》。《形胜编》收录唐代以来英州咏胜诗词;《山石编》收录自宋以来诸家英石题咏之作;《述记编》辑录唐宋以来谈及英石的文字,包括石谱、笔记、方志、小说、题跋等;《传承编》收录了历代的英石名品(且诗文记述较为丰富者),有宋代仇池石、清代绉云石、当代“小莲池”和“碧玲珑”等四品。
该书编撰耗时十年,范白表示,他查阅检索的历代古人诗文集、方志、题跋等超过一千种,“往往一篇文字,多方追溯,始得其源。又辨字断句,植字排序,皆为不易之事”。“石中之英”策展人之一、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刘释之表示:“此书出版,意义有三:一是在整理乡邦文献上居功阙伟;二是填补了关于英石文化全面系统阐述的空白;三是它不仅是一次英石文化史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更是一次英石文化、英州文化在义理上的大彙集、大阐发和大突破。”
展览开幕当天群贤毕至,部分活动嘉宾包括五邑大学校董会主席吴荣治,暨南大学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胡江,顺德宋潮英石艺术馆馆长邓培文,著名书法家吴晓懿、李华敏,诗人李永新、刘湘,荔湾区档案馆馆长葛华,顺德区政协副主席李梓文,顺德区文联主席何鸿佳,中山诗社副社长阮卓卿,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刘释之,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刘广文等。开幕式由万木草堂陈列馆馆长王煦童主持。在场的朋友们和范白的学生们,还特意准备了双层大蛋糕,是日为其庆祝生辰。
“石中之英”范白先生英石藏品展,展期将至2023年11月5日,观众可免费前往观看。
文:新快报记者潘玮倩
图:新快报记者潘玮倩/摄,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