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4日下午,佛山粤剧院新址落成仪式于佛山市禅城区普君东路7号举行,这标志着佛山再添一座文化新地标。
据了解,该粤剧院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剧场演出、非遗传承交流展览、粤剧文化体验、文化休闲、文旅观光于一体的一站式剧院综合体。
当日下午,随着鼓乐声响,粤剧戏行的请“华光祖师”仪式率先开启。观礼嘉宾随方阵队伍行进,绕行佛山粤剧院新址并驻足“华光祖师位”。华光祖师被梨园子弟尊为祖师爷,是粤剧行业的保护神。
落成仪式舞台设于户外,来自佛山粤剧传习所专业演员登台演绎《八仙贺寿》,将民间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佛山首批粤剧特色学校代表学生齐唱粤曲《佛山颂》,传达年轻一代对粤剧的热爱与传承。
此外,记者在现场看到,“粤聚集·游园今梦”市集设于落成仪式舞台旁,古风的游园会和新潮时尚的市集跨界融合,韵味悠久的粤剧和动感十足的爵士音乐跨界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随着落成仪式的结束,前来观礼的嘉宾和市民步入佛山粤剧院新址,一探究竟。佛山粤剧院新址地处岭南文脉轴线之上,毗邻佛山老城历史文化遗产核心区,内有“经堂古寺文化保护区”。
“经堂古寺”作为清末粤剧子弟“红巾军”的举义之地,是粤剧史上一座耀眼的丰碑。佛山粤剧院新址设计以此作为楔子,将粤剧印象在建筑中艺术再现,东起“经堂古寺”山门前连理古榕和巍峨殿宇,把观众导向佛山粤剧院的室内,1000座的大剧场、500座的戏剧场、238座的实验剧场,以及粤剧茶楼、粤剧非遗展览等配套设施,穿插分布于地下2层、地上4层的错落空间中。红船水袖,各种粤剧文化意象纷沓而至。设计之巧妙,让观众惊叹不已。
随着佛山粤剧院新址落成,精彩大戏即将与市民、游客见面。佛山粤剧传习所所长李淑勤说,剧团将创排出更多的优秀剧目,推出更多有代表性的粤剧表演人才,推进少儿粤剧发展,在艺术生产创作、戏曲文化普及推广、公益培训、艺术交流、演出运营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打造为集粤剧文化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展示窗口,促进文旅融合,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佛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要以佛山粤剧院新址落成作为新起点,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佛山市政府副市长文曦说,粤剧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佛山是粤剧发源地,佛山粤剧院新址的落成,展示了佛山市对强化和利用粤剧发源地优势的重视,标志着佛山市粤剧传承发展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仅为粤剧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阵地保障,也为佛山市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艳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