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你网购、点外卖时遇到过“好评返现”小卡片吗?为了1元、3元乃至5元的红包,你有没有“昧着良心”去给差强人意的产品一个五星好评?9-10月期间,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消委会”)组织开展了“好评返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挑战“好评返现”消费潜规则活动,推动相关问题整改规范。11月9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了相关典型案例。
案例一
好评的8G运行128G存储青年手机竟是老人机
消费者王先生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号称8G运行128G存储的具有高性能处理器的青年手机,因受用户好评影响,就下单了。商品收到后,随商品还有一张“好评返现”卡,但手机一看就是一个老人机,并且十分卡顿,手机内存也只有2G+16G。王先生表示,此次购物体验十分不愉快,虚假的好评给他造成了极大的误导和困扰。
案例二
退个栗子还要先给好评
消费者曹女士在直播间购买栗子,收到栗子后发现和直播间卖的商品不一致。曹女士找客服反馈,客服让曹女士给个好评,然后才给全额退款。当时曹女士有一种被拿捏的感觉,心里很是不舒服,按照客服说的做虽然并没有损失,可是确实对还没有买的消费者不公平,曹女士毅然拒绝了客服,并在平台举报了该商家。
案例三
“热门榜一”自助餐通过礼品要好评
消费者任先生与家人在某自助餐就餐时,服务员通过送小礼品的方式向他和家人讨要好评。任先生称,该餐厅在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上的好评较多,甚至多次挤进自助餐热门榜的榜一的位置,但实际情况与“好评”内容并不相符。
案例四
电话+信息,软磨硬泡求好评
消费者左女士在网上购买商品后,商家一直追着说好几遍好评有奖励,不是打电话就是通过平台发信息,左女士认为被追着要好评真的很烦人,非常影响消费体验。
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而言,沟通联系索要好评,只要不构成胁迫,并不违法。但是否给予好评是消费者自主自愿的行为,商家不应该进行索要,更不能给消费者造成困扰。消费者如果遭遇商家反复索要好评滋扰的情况,则应该勇敢维护自身权益,可以向平台和相关部门投诉举报,或通过诉讼进行维权。
案例五
朋友圈“集赞”返现,“捆绑”消费者充当推广
某商家推出朋友圈晒单集赞有奖活动,要求消费者分享活动海报到朋友圈,附上30字以上的朋友圈文案,文案需包含推荐在某商家消费、给予商家商品好评等字眼,集满50个赞后截图回复商家微信公众号客服,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返现。
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朋友圈集赞虽然目前来看此种行为并没有明显的违法违规。实际上,商家是利用这种方式捆绑消费者充当“宣传工具”,甚至让其参与虚假宣传,干扰市场秩序。消费者不应该盲目参与此类活动。
案例六
一条“五星好评返现10元”短信,让他被骗800元
消费者黄先生在外卖平台某水果店购买水果,两天后收到“五星好评返现10元”的短信,并附有链接。黄先生进行操作后,很快收到10元返现。但工作人员马上又向黄先生介绍一种更有吸引力的“好评返现”,即“购买”800元水果并进行好评,即可返现800元,等于免费赠送水果。黄先生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了800元,随后即被对方拉黑,联系商家后才知道被骗了。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粤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