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新势力双11战报
今年是第15个双11,仍然是“猫狗大战”(天猫对决京东)的主题贯穿始终。相同的“低价”吆喝,相似的营销话术,难免有不少消费者已经对此“视觉疲劳”“心理疲劳”。
值得高兴的是,近些年来,随着科技行业新潮流、新趋势、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普及,先后有唯品会、拼多多等新兴电商平台加入战团,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强势崛起,再加上美团、小红书、B站等平台也以不同形式融入其中,呈现出模式和技术创新带来的购物形式多样的变化,共同营造双11消费热点。
即时零售激活实体商业
上团购、开直播、冲业绩,今年双11不只是线上电商平台的主场,各地实体商超也正借力美团等平台创新玩法,开启线上线下联动的“双11”促销活动,点燃本地消费热情。
据悉,双11期间,银泰百货、天虹百货、重庆百货等多地实体商超综合体,纷纷在美团、大众点评推出购物卡团购和主题直播活动,消费者可线上购买后到附近门店使用。与此同时,11月1日-12日,美团、大众点评推出“11.11购物季”主题活动,全国136个城市近3000家商超实体店参与其中。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相融合的新玩法,打开了实体商超参与双11的新局面。
饿了么今年双11的成交、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多方面展示了即时零售的爆发力。其中,参与双11的商家数量同比去年增长50%,下单的三四线消费者同比增长六成。
深度折扣激发品质消费热情
当前的一个普遍趋势是,消费者既要品质又要性价比。今年双11,唯品会坚持简化优惠规则,无需凑单、满减,一件商品即可享受超值优惠。双11前夕更与中国中检宣布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打造数字化、标准化的消费品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品质消费向更高层级发展。
据悉,唯品会今年的深度折扣栏目如“狂秒PLUS”“不止五折”等销量爆发。以“狂秒PLUS”为例,11.11开幕24小时,其销售额环比日常猛增12.5倍,销售额超百万的单品同比去年增长31%。
直播电商品牌、泛货架增长亮眼
2023年双11大促,据悉快手电商GMV和订单量等均创新高,单日峰值创下纪录,品牌与泛货架成为增长亮点。快手官方数据显示,近1亿快手消费者和超过100万的商家、达人参与了此次大促,双11全周期订单量增长近50%,动销商品数增长超50%,中小商家GMV同比增长75%,品牌GMV同比增长155%。
抖音报告显示,10月20日至11月11日,抖音电商里的直播间累计直播时长达到5827万小时,挂购物车的短视频播放了1697亿次,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长119%。平台整体动销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91%,抖音商城场景的消费人数同比增长111%。
“百亿补贴”订单依然汹涌
11月13日,拼多多双11大促收官,参与平台大促的品牌、商家以及商品数量均创新高,农货、国货以及全球好物等超40个细分类目实现翻倍增长,百亿补贴订单量同比增长107%,秒杀频道为超10万个中小商家提供增量引擎。
今年大促开始后,拼多多百亿补贴用户突破6.2亿,一线城市的白领、中产下单了更多的手机、鲜花、猫粮和保健品,新一线城市的新中产、年轻人成为箱包、腕表等轻奢产品消费主力。
种草平台入局“分羹”
内容平台最终都会电商化,看来似乎已成为流量变现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就在今年双11,手握巨大流量优势的B站、小红书等,终于也深度介入寻找新的商业化空间。
双11期间,B站带货GMV同比高速增长251%。社区内的消费与交易氛围也日益浓厚,大促期间B站带货视频数量同比快速增长233%,带货直播场次同比增长105%;视频带货GMV同比高速增长376%,直播带货GMV也同比快速增长186%。
小红书则采取了更为激进的闭环,投入百亿流量扶持和亿级补贴扶持平台买手和商家在站内完成种草、开店、直播。今年小红书双11购买用户数是去年同期的3.3倍,订单数是去年同期的3.8倍;参与的商家数是去年同期的4.1倍,店铺直播GMV更是达到了6.9倍。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