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繁花再现,或未尽之美。11月18日,一场以“花”为主题的视听动感诗会于“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的打卡胜地大沙河湿地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2023广州荔湾秋季诗会处处体现“花”意,其中就有对花之经典作品的重现,比如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商虹与尹添带来的器乐二重奏《茉莉花》。还有ROCKCANDY人声乐团演绎的《夜来香》及《玫瑰玫瑰我爱你》,这些音乐作品都弥漫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州那一花开的风情。此外,广州市现代音乐协会现代乐团演奏的《向日葵》也是对花卉的赞颂,而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凤凰花女子合唱团在尾声演绎的《梨花又开放》,“摇摇洁白的树枝,花雨满天飞扬”,感人的旋律,令全场沸腾。
著名朗诵家祖晴联合谢汪洋、叶逸曦、汪安东、刘芸彤、郑子珞几位才华出众的朗读者带来了R·S·托马斯 的《花》、博尔赫斯的《玫瑰》、玛丽·奥利弗 的《让花重新变得新鲜,她说》、策兰的《赞美诗》、胡达·阿米亥的《房间里的花》,这些诗歌写出了“花”的形状、生命、内在的灵魂,诗人借花无比深情地歌唱,诗歌之声以花的嗓音美感染着观众。
对古典诗歌的再创作,是这次诗会的一个出发点。主创团队选择了唐代张九龄的《送广州周判官》、南宋的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冬日对花绝句》、清朝梁佩兰的《舟发阊水至饶阳道中作八首·其四》、清末康有为的《人日游花埭》,还有当代秦牧的《芳村行》、刘逸生的《芳村看花》、朱帆的《芳村·花》、陈永正的《望春回 芳村花市得梅一枝归作》等人的诗歌,经过陈晶晶、许一璇、梁畅、莫景煜的吟诵,呈现出另一种韵味。这个节目的编导陈晶晶说:“这次尝试用多种方言来演绎古体诗词,把唱和诵结合起来,也寻找唱和诵之间的腔调,加上电子音效,与音乐交互创作的影像,呈现古体诗词的当代演绎。”
本届诗会除了著名诗人杨克的《深林花影》、陈会玲的《到花田去》是之前写岭南花卉的诗篇外,安石榴的《水道与花田》、汪能平的《在大沙河公园观荷花》、仲思的《芳村,花香堆积起来地方》等都是为本届诗会所创作,由诗人粥样及朗读者谭玉洁、崔艺文、赵郭皓、李佳芯等人进行演绎。
在这次秋季诗会上,黄礼孩专门写了主题歌《素馨花,不问为什么》,由民谣音乐人谢芳作曲及演唱。广州荔湾诗会总策划、著名诗人黄礼孩说:“诗会首先是一个美学体现,它必须是原创的,是一种在地文化的表达。这次‘繁花再现,或未尽之美:2023广州荔湾秋季诗会’,它从荔湾出发,是对过去广州花之精神的重组,我们努力在记忆空间及梦境里寻找一种连续的感知,找回自然与人同在的美感,令广州在这一刻置身多重的艺术世界,创造出更广阔的天地。整台诗会努力去呈现繁花之邦的境界,尽管一个多小时难以穷尽千年花都,不过也希望用一朵诗歌之花来摇动整个季节,去绽放,绽放出人内在真正的美”。
当天,诗会还安排了一场生动的文学散步。主办方联合荔湾区文联顾问、著名诗人黄礼孩,邀请到著名作家魏微、鲍十、艾云、曾铮,诗人杜绿绿、安石榴、谭夏阳,艺术家周钦珊、黄立言、夏天等四十人组成的文学漫步队伍,到清朝诗人梁佩兰出生地荔湾海龙街道周边进行采风,到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参观,深入大沙河湿地公园,品茗、赏花、奏乐、朗读,体验另一个陌生的荔湾。真实的城市,秋日灿烂的光景,秘而不宣的诗意,那些无法赞美的,都留给了广州文学漫步。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通讯员 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