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17日,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联合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桥东街道办事处、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六亩村委在阳光实验学校举办第一届潮州市初中地理教师研学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将研学教育实践与生态文旅有机结合,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当天,来自16所学校的优秀青年地理教师走进风景如画的百年古村——六亩村。六亩村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也拥有许多百年杨桃古树,“六亩杨桃”以果大肉厚味美而远近闻名。
聚焦乡村振兴,教师们分组在杨桃林实地调研,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制定可行性方案。走进刘氏祠堂,教师们研究祠堂的建筑、石刻、木雕、嵌瓷等工艺特点,探讨如何挖掘保护潮州特色古村落,以历史文化滋养现代乡村文明。
教师们还探访了六亩合作社,体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明显成效:促进“小、弱、散”村民抱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杨桃产品质量和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当天下午,以“生态文明教育视角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研学”为主题的比赛,进入紧张激烈的研学成果展示和答辩环节。最终,潮安区庵埠镇华侨中学、潮安区松昌实验学校等代表队获得一等奖,阳光实验学校、城西中学等代表队获得二等奖,枫溪中学、饶平第二中学实验学校等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评委们认为,各小组研学设计的选题视角和路线设计各具匠心,内容异彩纷呈,有很强的研学教育示范性。参赛教师不约而同关注到六亩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乡土文化和课堂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而如何做好特色经济的文章,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探索“研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首届潮州市初中地理教师研学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圆满落幕,参加活动的70多名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来自阳光实验学校的教师田淑金表示,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教师们深刻体会到,要与时俱进转变地理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了解乡土发展和文化传承,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来自湘桥区城南实验中学的教师苏静婉分享了比赛“收获”:能获得一等奖实在不易!比赛期间,同组教师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融合中,让教师的知识面得到补充和拓展。
通过参加本次研学活动,教师们最大的感受是:要不断转变和提升教与学的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研学实践条件,开展跨学科主题研学,更好地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有效开发本土研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和产业的了解与认同,在学习过程中助力家乡发展。
工作队表示,本次研学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市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水平,接下来,工作队将联合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继续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深入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