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满两周年。两年来,市场电量合计约10741亿千瓦时(含代购用户电量4711亿千瓦时),其中现货电量437亿千瓦时,日前现货均价为0.519元/千瓦时,较市场参考价上涨12%。据悉,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成功应对了能源量紧价高、电力供需余缺急转、台风天气等多场景考验,整体运转良好,目前,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相关工作。
据了解,国内尚无现货试点省份转入正式运行阶段。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建立了包括“中长期差价合约为主+现货偏差结算为补充”、“批发+零售”一体化设计、“计划+市场”双轨运行等在内的电力市场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省情的电力市场化建设路径。“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自查与完善,确保市场建设与国家要求保持步调一致。”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展研究部副经理王浩浩说。
在电力现货市场,供需双方可根据市场实时供求情况,发现电力商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价格,电价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可高可低。数据显示,2021年11-12月,受一次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及供需紧张影响,广东现货均价达到近年来峰值,而今年由于一次能源成本回落、供需趋稳,1-10月现货均价相比峰值下降约38%。“电力现货价格能涨能跌,是电力价格的风向标,能精准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一次能源成本,对规划投资、用户高效科学用能的引导作用逐步显现。”南方电网广东调控中心现货市场管理部高级经理蔡秋娜解释。
“现货价格低时,我们能获得更为优惠的用电价格,现货价格高时,我们会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部署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锂电装备头部企业,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戴先生表示,现货市场让用户由“被动接受固定电价”变为“主动调节用电行为”,助力削峰填谷。
今年截至10月底,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经营主体达6.8万家,同比增长39%,市场电量约4791亿千瓦时(含代购用户电量219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7%,交易活跃、透明高效、公平有序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将不断吸引新的市场主体加入。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沈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