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艺术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消息,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将于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新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除法定假日外)。新馆实行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参观制度。观众(个人)提前通过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官方小程序预约参观;团体预约请致电020-39061000或020-39061009。进馆参观当日,凭预约形成的入馆检票码或直接刷个人身份证入馆。
11月27日9时起,新馆正式开放观众预约,个人观众可点击广州艺术博物院官方公众号主页底部菜单栏,或微信搜索“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州美术馆”小程序进入预约系统。
周边公共交通指引:
公交车站:
赤岗北路站(艺洲路口):262、93、765
艺洲路东站:11、765
珠江帝景苑总站:旅游2线、204、121、121A、262
广州塔西站:11、262、468、旅游观光1线
赤岗塔站:11、121、121A、204、468、93、旅游2线、旅游观光1线
地铁站:
三号线及APM线:广州塔站(B出口),步行约12分钟
三号线及八号线:客村站(A出口),步行约15分钟
全国唯一的 " 双料 " 馆
广州艺术博物院是由1957年成立的广州美术馆发展而来,具备完整的艺术类藏品体系,以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为基础,年代上迄宋元,下至当代,明清及近代的绘画尤为完备,其中以历代岭南书画作品为馆藏特色。2015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被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全国唯一的“双料”馆。
1957 年 2 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在越秀山的仲元图书馆旧址建立了广州美术馆。
2000 年 9 月,广州市委、市政府以广州美术馆为基础,在麓湖之畔建成广州艺术博物院。
历经半个世纪几代人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历代绘画的征集和收藏,艺博院馆藏中美术史上各流派不同风格的名家名作齐备,包括了宋代文同;元代李衎、黄公望;明代戴进、林良、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董其昌、蓝瑛、陈洪绶;清代 " 四王 "" 四僧 " 中的弘仁、朱耷、石涛," 扬州画派 " 的李鱓、金农、黄慎、郑燮、罗聘," 海上画派 " 的虚谷、赵之谦、任颐、吴昌硕以及粤籍的张穆、高俨、招子庸、苏六朋、苏仁山、居巢、居廉;近现代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 岭南画派 " 的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等名家作品,展现了一条脉络清晰、绚丽多彩的绘画历史长廊。
近年来,广州艺术博物院策划了系列展览 " 数家底 ",在整理院藏的同时,也通过不同主题的展览,尽可能多地为羊城市民呈现基本陈列中无法展示的院藏历代绘画作品。
英雄花里的精彩艺术世界
2013 年,广州市政府为提升广州市文化软实力,把广州建设成世界文化名城,规划在广州塔附近打造 " 三馆一场 "(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广州科学馆、岭南广场)。广州美术馆幸得 " 头啖汤 ",成为第一个动工的场馆。坐落于海珠区艺洲路,西眺赤岗塔,北望 " 小蛮腰 " 的新馆,与珠江北岸的经济文化建筑群隔江相映。主体建筑犹如 " 水中盛放的英雄花 " 落于江畔。为更好搭建起城市博物馆与广州历史文脉之间的桥梁,新馆主体建筑前部低俯,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建筑姿态,体现对文物保护单位赤岗塔的尊重。新馆开放后,观众可前往观景平台全方位欣赏中轴线上广州塔、赤岗塔以及周边优美景观。
据介绍,新馆由 Herzog + Partners Asia ( 赫尔佐格与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及华南理工大学 ) 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占地面积约 3.26 万平方米,约 8 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更是接近现址的两倍。除陈列展厅外,还将增设数字展馆、儿童美育探索区等具有科技性、教育性的功能展厅。
此外,新馆还有不少 " 新科技 " 的运用。新馆是全球首个五个立面均采用光伏技术的公共建筑,全部采用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光伏幕墙。
而作为新馆主要设计者之一的托马斯 · 赫尔佐格教授,是欧洲太阳能建筑宪章的执笔人,其建筑事务所具有 40 余年的绿色建筑实践经验。在新馆的设计中,试图融入四大绿色建筑技术:首先是先进的天光采集照明系统,通过屋顶天窗的智能光滤格栅对光线过滤,保留有利的自然漫射天光,为室内提供自然光。另外,光伏电池集成屋顶系统也尽显环保理念,设计师依据广州的日照曲线,巧妙设计屋顶形状,提供高效的遮阳。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为馆内的制冷通风提供能量。而屋顶的集热系统,还能为保持室内恒温恒湿提供足够能量,为艺术品提供最佳的收藏和展览环境。最后,通过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外立面设计,珠江边的自然新风被引入室内,再分配至每一个展厅。
据此前公布的招标文件显示,开馆陈列将由四个部分组成,共展出二千六百多件展品,包含 " 广州美术馆藏中国历代绘画精品展 "" 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 " 和 " 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等 12 位画家艺术馆藏品陈列 ",还有增强实景厅等。
其中," 广州美术馆藏中国历代绘画精品展 " 集中展示本馆收藏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粹,凸显本馆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馆藏宋、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性书画精品,其中不少为国家一、二级文物。岭南馆陈列岭南画派主要代表画家的经典作品,当中包括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和岭南画派第二、三代传人,还遴选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居廉的代表作一同展出,力求全面展示岭南画派百年发展脉络。各个人物馆藏品陈列分别展示相关艺术家生平艺术活动和重要绘画作品及音乐作品,以编年史为纵线,以风格、流派为横线。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透露,多媒体与数字化融合运用将成为一大亮点。负一层将设 " 山水清音 " 数字化展厅,从馆藏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类型的古代绘画作品中提取元素做画面设计整合,引领观众进入一个虚实结合、如幻如真的情景;四楼设 " 精品荟萃 " 数字化展厅,以馆藏明代文徵明《金阊名园图卷》、清代黄璧《桃花源诗意山水图卷》以及明清花鸟绘画名作为中心,设计互动游戏,传递画作背后的趣味知识和故事。
另外,在新馆内还设有以多媒体与数字化融合的 " 云空间 " 展示数字化藏品," 儿童馆 " 结合互动游戏等方式吸引儿童读懂传统绘画。
在传统静态全景基础上,融合虚拟人、三维展品建模、视觉绑定等技术,让展品动起来,实现用户与展品在线交互,打造沉浸式的线上观展新体验,是广州美术馆新馆的目标。
来源: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广州艺术博物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