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3年11月30日-12月1日,“2023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大会暨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九次器官移植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记者从会议获悉,广东省目前已建立了比较成熟、规范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技术体系,形成了当前七家OPO和21家移植医院的发展局面,广东省器官捐献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
本次会议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红十字会等单位的指导下,由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质量控制中心承办。
多项移植技术处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大会主席、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何晓顺致辞中表示,2006年的“广州宣言”,拉开了中国器官移植改革的序幕,17年来,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际伦理学准则,又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无论是器官捐献的规模还是器官移植技术水平,都迈入了国际移植大家庭的先进行列,为千千万万终末期疾病患者挽救了生命。
他介绍说,广东省目前已建立了比较成熟、规范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技术体系,形成了当前七家OPO和21家移植医院的发展局面,以中山一院为代表,为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技术体系的成熟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器官捐献协调员,发明了无缺血器官移植等创新引领技术,儿童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心脏移植、肺脏移植以及心肺联合移植等也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器官移植和捐献的第二大国,而广东省的器官捐献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备受世界瞩目。
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广东省卫生厅原厅长姚志彬表示,器官移植是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学科,器官捐献和移植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医疗技术发展水平。在广东,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发展与该地区经济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相得益彰。希望广东能够向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顶级专家学习,相信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在本次大会上能够取得突破。
期待更多人拥护、支持器官自愿捐献事业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医疗监督处处长高新强表示,尽管我国捐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捐献率与需求量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推动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希望未来实现捐献器官数量的突破,让器官移植技术为人类群众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伟林表示,因为供体严重不足,我国平均四十位肝移植病人,才只有一位能获得移植的机会。
对此,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器官捐献改革是一次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重大改革。黄洁夫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9万余例,捐献大器官超过15万个。目前中国器官捐献在数量上已处于世界第二位、亚洲首位,造福了众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黄洁夫也不无遗憾地指出:“虽然中国器官移植与捐献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器官捐献率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采写:新快报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郑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