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近期在广州举行。12月5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广东卫视频道利用平台效应,联合举办“中国故事 湾区表达”广东广播电视台2024重点纪录片项目发布会,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如何进行国际化创新传播。当天,《中华白海豚》、《共同的家园》、《广交天下》等多部全新纪录片首次被介绍给观众。
创新表达,打造风格独特的“南派纪录片”
“立足湾区,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广东广播电视台近年高度重视纪录片的生产、运营和传播,拥有颇具业界影响力的“南派纪录片”制作团队,成功推出一批带有鲜明时代印记、彰显时代精神的精品纪录片。其中,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对外传播中心和广东卫视频道成为“纪录片生力军”,在纪实类作品国际传播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活动启动了2024广东广播电视台重点纪录片项目,这批计划明年推向国际市场的纪录片产品,包括《中华白海豚》、《共同的家园》、《广交天下》、《葛洪》和《香港味道》等,均采用中外合拍、跨屏合作的全新生产模式,将打造成为致力湾区文化交流、深耕国际传播建设的典型范例。
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蔡伏青在会上表示,广东广播电视台将不断探索创新纪录片跨媒介生产、跨领域合作、全媒体覆盖的合作模式,不断拓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靠近海外观众,“期待以2024年海外传播重点纪录片项目为契机,希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共同联手,在纪录片的创意、生产、运营、传播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高地。”
“南派纪录片”风格独特,纪录片《共同的家园》总制片人林庆坚认为,南派纪录片目前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绿色和低碳,“比如我们接下来要推出的两部重磅的纪录片,《共同的家园》展示生物的多样性,《中华白海豚》也是关注物种的。此外,口碑不错的《秘境神草》系列,同样从侧面反映了生物的多样性。”
纪录片《香港味道》制片人王世军亦表示,南派纪录片在选题上高度关注岭南地区和大湾区的生态文明,讲述这片土地人和自然发生的故事,“在过去20年的发展当中,整个岭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个非常棒的状态,大量的野生动物和城市、人类和谐相处,我们想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这可能是广东人自己都不熟悉的一个领域。此外,依托大湾区丰富的人文资源,展现这片土地上普通人生活、拼搏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多部新片聚焦湾区,传播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要“圈粉”世界,找准着力点是关键。发布会上,各项目负责人轮番推介,讲述节目如何挖掘并以外界容易接受的内容形式,增强纪录片作品国际传播的创造力。
《中华白海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闫东执导的“大湾区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纪录片,摄制团队带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敬畏,将镜头对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物种多样性上所取得的成就。
另一部自然类纪录片《共同的家园》,同样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效,总制片人林庆坚透露,节目以唯美的影像叙事,讲述“天人合一”的中华智慧。“大湾区是人口密集、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特别想探索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态下,各种生物是如何生存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
由谭世桢执导的纪录片《广交天下》展现的则是湾区经贸发展联通世界,通过广交会这一连接中外的时代窗口和“以史传人、以人叙事”的手法,向全世界呈现当今中国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形象。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卫视频道副总监王世军着重推荐广东卫视即将上新的两部精品力作《葛洪》和《香港味道》。《葛洪》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再现1700年前的岭南风貌,讲述岭南中医药代表人葛洪、潘茂名“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故事;《香港味道》则以“味”诱人、以“情”动人,来自内地、香港、东南亚的华人明星带领观众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国际之都,感受独特的美食风味和香港风情。
此外,《了不起的非遗》定位“中国非遗与他国文化碰撞”,深入展现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事例。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英文融媒体部监制蔡文捷表示,节目将促进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让中国非遗文化在世界舞台中焕发独特魅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