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初冬的阳江阳春市春湾镇下了一场小阴雨,卫国村腾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里,工人们暂停了晾晒黄皮、青梅等产品。据了解,一个玻璃晒场正在筹备中,今后,这里将不再怕阴雨天了。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珠海市香洲区驻阳江阳春市春湾镇工作队(下称“驻春湾镇工作队”)在春湾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聚集发展富民产业,从畅通销路、加工增效、培育主体等方面入手,逐一破解了产业振兴的制约因素,解决了产品价贱伤农,农民不想种、不敢种等问题,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取得了多个突破。
打通融湾生意线,果蔬大镇亮品牌
“乡村振兴,如果产业不振兴,群众没有收入,就什么都难以实现。”驻春湾镇工作队队长廖文对新快报记者说,工作队进驻后,就一直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发展起了四大产业,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联农带农益农和增加村集体经济。
春湾镇是一个传统的蔬菜、水果种植大镇,却存在销路不畅、低价伤农的痛点。为此,春湾镇党委、政府及工作队帮扶建设了春湾镇农副产品批发展销中心,投入帮扶资金配备两台货车给实施主体阳春市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下称“昌民合作社”)使用,通过向广大种植户收购果蔬产品,集中运往珠海、中山的市场销售,形成相对稳定的供需渠道。同时带动了包括脱贫劳动力在内的20余人就业。继进驻珠海铭海市场、珠海和平市场以及中山沙朗中心市场后,今年11月初,在工作队的牵头下,昌民合作社又进驻了珠海拱北口岸市场,把春湾农产品送到珠海、澳门消费者的餐桌上。
自2022年5月试业至今,春湾镇农副产品批发展销中心已帮村民销售农产品约608万斤,消费帮扶金额1290余万元。
驻春湾镇工作队队员陈志龙告诉新快报记者,为了推动果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工作队争取到22万元的珠海产业奖补资金,支持昌民合作社开展蔬菜种植的规模化生产。目前,昌民合作社已流转100多亩土地开始建设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一边种上了80多亩番薯,另一边40亩已整理好田垄,准备种上蔬菜。
昌民合作社负责人叶基光告诉记者,示范种植基地解决了产业规模化、稳定供应的问题,希望通过示范种植,让种植户看到效益,更有信心。该项目将给所在的新明村带来约30万元的集体收入。
扶持凉果加工厂,联农带农增收益
“近两年,卫国村的村民又陆陆续续种了600多亩青梅。”在阳春市春湾腾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方洪余一边指挥工人们浸泡、腌制各种凉果一边告诉记者,合作社通过向春湾本地以及茂名等地大量收购青梅、柑橘、仁面、杨桃、橄榄、枇杷等农产品,腌制、晾晒粗加工后卖给大型食品公司加工成凉果。“我们收购的量非常大,最近刚收购的柑橘就有100万斤,而且基本实现了订单式采购”。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加工基地拥有23个腌制池,据介绍最大可同时腌制400万斤凉果。腌制池的周围是3700多平方米的晾晒场。在带动就业方面,基地闲时常驻10名工人,忙时需要近60人同时开工。工作队还争取到25万元的珠海产业奖补资金,为合作社配备了一批生产设备。
春湾镇青梅种植历史久远,全镇种植面积约3000亩,涉及2500户近万名村民。驻春湾镇工作队意识到,要使农产品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加工销售是一条发展的捷径,于是引导阳春市春湾腾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卫国村建设加工基地。
2022年以来,该加工基地打破了青梅往年0.5元/斤的最低收购价,按品质档次以1.1元至1.5元/斤的价格收购进行腌制,收购价格提高了60%以上,解决了价贱伤农的问题。2022年以来,该合作社已收购春湾及周边青梅1200余万斤,收购黄皮680余万斤,其他果545万余斤。据不完全统计,为农户带来了3506万余元的直接收入和消费帮扶,大大鼓舞了周边种植青梅、黄皮等种植户的信心。该项目也将给所在的卫国村委会带来总共约15万元的集体收入。
大规模的凉果粗加工对晒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驻春湾镇工作队表示,目前正在立项,准备帮扶合作社建设一个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玻璃晒场,提高晾晒效率和标准。
支持肉鸽基地扩产,带动集体农户增收
“沙沙沙……”在大垌村的肉鸽养殖基地,“饭点”一到,鸽棚里的投喂设备就自动启动喂料,满棚的鸽子踊跃进食。
驻春湾镇大垌村第一书记金星介绍说,大垌村肉鸽养殖项目占地60多亩,现有种鸽存栏量2.3万对,年出栏商品鸽55万只。2022年工作队投入帮扶资金80万元,助力基地二期扩大肉鸽养殖规模,增加1000组鸽笼、自动投料机30套,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另外,合作社自筹资金83.2万元用于引进优质种鸽5200对,可以获得产业分红。
大垌村党委书记梁木泉告诉新快报记者,因为发展产业,村集体收入得到了保障,加上这8万元的租金,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达到约30万元。该基地不但带动了十几名村民来这里就业,也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种植玉米饲料等500多亩。
培育网红新产品,狗仔豆将变“金豆”
狗仔豆做成豆干、磨成米粉,叶子做成工艺品,种植基地吸引游客过来游玩打卡……在自由村,原本人们房前屋后没人打理的狗仔豆,在阳春本地网红唐羽和工作队的谋划下,正变成网红产品。
唐羽是个有着500多万粉丝的当地网红,他发现家乡人们房前屋后随意生长的狗仔豆原来也是个宝贝,于是流转了二十多亩荒地,种起了狗仔豆。挂果后,一串串下垂的狗仔豆非常好看,基地成了人们打卡的好去处。
驻春湾镇工作队队员、驻自由村第一书记钱胜介绍,为了扩大狗仔豆特色产业的规模,工作队落实珠海市统筹帮扶资金40万元,帮扶建设狗仔豆产业文化创意园项目,目前正在建设600平方米的狗仔豆产供销区域、厂房等配套设施,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两万元的收益。
“我们的目标是带动村民一起种植,把规模扩大到一两百亩。”唐羽说,经过精心设计的狗仔豆主要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销售,很受全国各地年轻人的喜欢,村民种植狗仔豆一亩可种出一万斤左右,相信有几千元的利润。
廖文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聚焦“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春湾镇创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图片:新快报记者 邓 迪
校对:池翠萍
版权所有,如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