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战略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根基牌”,焕发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新颜值”;打好“民生牌”,构建镇域公共服务能力“新底色”;打好乡村振兴产业“特色牌”,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珠海市对口茂名市乡村振兴驻电白区工作组(下称“驻电白区工作组”)介绍,自驻镇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坚持凝聚珠海合力,围绕“五大振兴”目标助推林头镇、霞洞镇、观珠镇、树仔镇、岭门镇、电城镇等6镇各项帮扶工作有序展开。今年,驻电白区工作组的6支工作队亦用心用情打好“六张牌”,高质量推动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在产业帮扶、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统筹资源因地制宜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产业发展上,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做大做强既有优质农业产业的同时,也因地制宜对接引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落地,提高产业效益,更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驻电白区工作组组长蒲方提到。
在霞洞镇荔枝生产提质增效技术指导和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内,科技特派团队持续开展防裂果落果等技术试验和示范。种植技术改良后,该试验基地内往年许多开花不结果的荔枝树在今年成功挂果,喜获丰收。采收旺季每天有40多位工人在此采摘包装荔枝,约5000斤荔枝被送往外地。“务工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工资100-200元/天,他们不仅获得了报酬,还学到了不少荔枝改良技术。霞洞全镇从事荔枝种植农户8400多户,家家提高种植技术,荔枝产量就更有保障了。”驻霞洞镇工作队队长谢立明说。今年5月初,驻电白区工作组帮助该试验基地申请的25万元珠海产业奖励资金也已到账,用于购买无人机、铺设水肥管道、挖深水井等,进一步帮助基地提升种植管理效率。
蒲方提到,今年工作组继续引导各工作队推动各村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做强既有的圣女果、黄金百香果、大顶苦瓜、小耳花猪、澳寒羊等种植养殖产业的同时,也对接引进哈密瓜、莲雾、斑斓、榴莲等收益高、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落地。
今年以来,驻电白区工作组6个工作队推进当地实施了25个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项目,项目总投入资金达615.98万元。同时,帮扶的6个镇共有46个种植特色产业基地、34个养殖特色产业基地完成纳入“两个一百”项目库的申报。5月,电白区获得2022年珠海市产业奖励资金的10个产业帮扶项目,共安排的奖励资金243万元全部到镇并开始投入建设和使用,助力帮扶产业基地配套设施提档升级。
树仔镇广东金芝香饼业有限公司使用珠海产业奖励资金,完成了生产车间升级改造。“10万级无菌生产车间正式投入使用,新车间年产能较改造前提升了5倍,产值可达1.5亿元,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驻树仔镇工作队表示,该企业接下来准备划拨资金共计3.5万元用于奖学奖教,反哺镇村。
驻电城镇工作队则致力开拓产业振兴新领域,在现有较为成熟的架炮飞天稻花鸡养殖和五指山野菜种植产业基础上,延伸打造科普研学“打卡地”。特色产业项目“架炮鸡咕咕农场”今年正式营业,吸纳学校师生研学活动、企业团建、亲子家庭活动在此开展,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两地资源衔接 搭建平台拓宽销路
此外,驻电白区工作组也发挥好珠海力量,搭建帮扶平台推动两地产品、市场、人才等资源衔接。各工作队发挥自身和后方组团帮扶资源,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拓宽销路,助力农民群众增收。
驻林头镇工作队利用广东喜达菜篮子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的走地三黄鸡养殖基地、配送管理优势,以及公司在茂名市林头三鸟批发市场交易平台的产业优势,对接牵头单位珠海市财政局签订协议,通过职工饭堂采购林头走地三黄鸡,每周供货3次。在珠海市财政局的联动下,珠海5家银行的职工饭堂也都采购林头走地三黄鸡,每周供货3000—5000只。
各工作队还通过“珠海农控”等直播间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构建线上“芊绿商城”等小程序商品宣传销售平台、各镇建设线下乡村振兴农产品展销馆等方式对接珠茂两地市场,并依托参与珠茂两地农产品消费帮扶展销会,对接单位工位节日购买农产品、职工饭堂签订供销协议等多种途径,积极宣传电白区农产品特色。驻电白区工作组介绍,截至11月底,今年各工作队共组织开展且参与消费帮扶活动46次,对接珠海帮扶单位、珠海爱心企业在当地购买农产品总额291万元。
同时,驻电白区工作组也在努力帮助当地脱贫群众提高劳动技能,搭建就业帮扶平台助其走进职场。2023年,工作组共主导组织开展13次技能培训,通过对接农村科技特派员、主播电商培训专员等到镇村开展技术培训。
“我们共投入68万元帮扶资金,改造建设了1个集党建宣传、人才培训、转移就业于一体的多功能人才驿站。”驻岭门镇工作队队长黄灶涛说。今年5月,该工作队链接珠海市总工会资源,投入4万元培训资金,在人才驿站举办了首届“南粤家政”培训,助力29名学员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其中10名学员通过面试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待遇比以前大幅提升。工作队还投入3万元建设岭门镇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推送专场招聘信息5场、就业岗位10894个、涉及企业500多家,接收就业申请8000多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735人,有效帮助当地群众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关注民生福祉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在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前提下,驻电白区工作组也将关注民生办实事放在突出位置,6支工作队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也倾斜了帮扶资源。
驻电城镇工作队联系珠海传统美德促进会捐款14.2万元资助电城镇25名困难学生入学读书;驻观珠镇工作队将申请到的67万元帮扶资金投入了观珠镇合利小学、葛山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助力观珠镇打造全区首个“乡村振兴农业服务总站”,有效满足周边群众对农业农资供应、电商直播、农机托管、购销物流等生产服务的需求;驻树仔镇工作队邀请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多科医生举办义诊活动;驻岭门镇、霞洞镇、电城镇工作队规划帮扶资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文化长廊、体育广场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驻林头镇工作队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办事不出村”云端服务设备,提高村干部和村民办事效率………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驻电白区工作组配合当地各级政府前后助推47个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项目实施,总投入资金达3583.84万元。驻电白区工作组表示,村民们看到了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实质性完善,更有信心且更加配合工作队工作开展,接下来他们还将不断发挥珠海力量,着力推动电白各帮扶镇优化和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王飞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