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9日第七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在莞城鳒鱼洲文创园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商务局等单位指导,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莞城街道办事处主办。
本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呈现五大亮点:打造国风主会场+主会场直播带货+非遗课堂+腊味节定向越野赛+非遗小姐姐现场直播等方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项目发展,为企业助力。今年还将虎门、高埗、厚街、凤岗等腊味文化特色镇街纳入分会场,除了东莞本地腊味企业,还邀请了深圳、广州、中山、珠海、河源、清远、佛山共三十多家腊味企业纷纷亮相本次活动,为行业赋能。
腊味节五大亮点,助推湾区非遗项目发展
东莞是岭南地区著名的腊味之乡,拥有厚街腊肠、白沙油鸭、高埗矮仔肠等制作技艺,这些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莞城腊肠、凤岗腊肠、茶山腊肠等制作技艺也被列入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东莞腊味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还深受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喜爱。
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形成了较强的品牌价值和市场效应。今年腊味节的举办地点位于莞城鳒鱼洲文创园,这里曾经是东莞食品进出口公司旧址,更有寻根和传承的寓意。与往年相比,今年腊味节除了保留前六届的精华部分,还呈现五大亮点。首先,国风元素服饰点亮腊味节全场,让游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其次,活动现场有腊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精彩授课,游客品尝腊味美食与欣赏非遗项目两不误,还与到场的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腊肠制作技艺。通过体验传统腊肠制作,市民朋友表示更进一步了解了岭南传统腊味文化,更加热爱脚下生活的土地。此外,本届腊味节举行了定向越野赛,游客享受美食的同时,通过徒步打卡方式结交了新朋友,感受探索的乐趣。活动现场还进行了线上直播,为不能亲临现场的游客提供精彩瞬间展示,同时还进行了腊味人气王评选。东莞电台主持人燕清和小璐通过抖音直播的方式,带着在线粉丝逛腊味节。在直播中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采访,东莞腊肠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传统的手工生产与现代的生产如何更好地结合;在腊肠制作技艺与用料方面有哪些独到的研究;如何传承和保护好腊肠制作传统技艺。
传承厚重历史的东莞腊味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东莞的腊味文化已经成为该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并且成为了一种文化信仰和精神内涵,它承载着世代东莞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许。从选材到制作再到晾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保证最终呈现出品质上乘的腊味,人们将制作腊味视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发扬传统文化,今年的腊味节特意打造古风特色的会场,在鳒鱼洲文创园中式门楼舞台后面的通道设置了仿古的雅集。 本届开腊日还设置了腊味企业老照片展览,在老照片展览中探寻东莞历史厚重的腊味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东莞腊味文化的传承和变迁。老照片中的各大腊味生产企业也为东莞腊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弘扬了东莞腊味文化的精神。
腊味品牌齐聚现场,助推行业升级
本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东莞本地腊味企业以及深圳、广州、中山、珠海、河源、清远、佛山共三十多家腊味企业为推动岭南腊味品牌联合发展齐聚现场。通过开腊日系列活动,搭建腊味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东莞腊味行业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腊味企业还为市民提供美味腊味饭品尝体验,大家寻“味”而来,闻“香”而至,游客也纷纷通过线上平台以及小程序下单。本届活动也为各大腊味企业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带动了现场的氛围。共同打造“东莞腊味”这张色香味俱全的优质名片,增强和扩大“东莞腊味”的影响力,将“东莞腊味”的名声打响,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寻找和挖掘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腊味文化特色镇街延续IP影响力
本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通过虎门、高埗、厚街、凤岗四个镇街在腊味节期间,不同时间错峰举行的体验活动,欢迎广大市民走进腊味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第七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虎门分会场
时间:2023年12月16日—17日
地点:虎门公园
第七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高埗分会场
时间:2023年12月16日—17日
地点:高埗镇振兴城
第七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厚街分会场
时间:2023年12月16日—17日
地点:鑫源食品博物馆、鑫源旅游商场
第七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凤岗分会场
时间:2023年12月16日—17日
地点:凤岗镇东莞市清凤食品有限公司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