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10日晚,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在广州大剧院举行了庆祝建校135周年专场音乐会。本次音乐会以“一生吾爱,梦圆华附”为主题,其中“一生吾爱”巧妙地运用了华附建校“135”周年的谐音,以此传递华附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厚谊。据悉,华附是首个在广州大剧院举行专场音乐会的中学。
培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演出负责人介绍,本次音乐会规模宏大,参与度高。音乐会上,华附师生及校友们共筹备了22个大型音乐节目,共准备了22个大型音乐节目,包括原创舞蹈节目5个,歌唱类节目9个,器乐类节目8个。超过210名学生和10位老师参与了此次音乐会的演出,他们来自初中到高中的6个年级,同时也包括了历届华附校友。
在致辞中,华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称,“艺术教育”被不少人视为华附的“短板”,此次华附走进广州大剧院,大胆地把多年来的艺术教育改革成果做一次集中汇报,展现华附高度重视美育的成果。姚训琪表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包括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但在实践中往往按前者开展,容易忽视后者,忽视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为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五育’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价值取向明确,应该贯穿在学校教育全过程全方面,让育人功能更加凸显。”姚训琪指出,通过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华附人一直不忘的教育初心。
回忆起那段在学校合唱团排练的岁月,华附2007届高中校友,旅欧歌剧演员、假声男高音歌唱家李梅里也深有感触,他坦言,在华附接受到的教育对自己的职业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可能认为做艺术、做音乐,文化学习的要求不重要,我觉得恰恰相反。”李梅里表示,美学美育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学习,并非只是追求技术。“作为一个专业的音乐人、艺术家,其实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像唱歌剧时,我们要表演意大利语、德语、英语,除此之外还要对剧本的背景有很深的了解、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作品,因此文化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会节目丰富 展示华附美育理念
音乐会中,华附师生以及校友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舞蹈、钢琴三重奏合唱、管乐演奏、弦乐小合奏、打击乐重奏等精彩表演,在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尽情展现青春风采。
原创舞蹈《山河》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情感打动了现场的观众,传递了青春、奋斗、担当的时代精神。青年作曲家、华附2007届校友罗威以伴随成长的珠江为题,创作了一首献给珠江的晚安曲《珍珠河》(校庆特别版),乐曲以钢琴化作江畔的灯火、提琴勾勒珠水蜿蜒,饱含深情,把乐曲结束在美好的高中回忆中。合唱节目《绒花》柔美而深沉、《如愿》深情动人,勾起了观众们的怀旧情感。女声独唱、管乐团伴奏《云山珠水木棉红》以木棉为意象,使观众们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校方表示,通过这场晚会,不仅展示了华附人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办学成果,也激发了全校师生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斗志豪情。
姚训琪称,华附不是去追求高难度的艺术训练,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爱好,让他们满怀热爱地去参与合唱、舞蹈和演奏,是非功利性的。“而学校则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更多更好的舞台。”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 摄影:新快报记者李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