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月12日,据网信中国消息,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其中,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的问题被列为本次行动重点整治对象。网信办还表示,将集中打击杜撰虚假情景、散布恐慌情绪、传播消极厌世价值观的视频乱象。
今年以来,不少搭蹭民生热点,编造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情节,消费公众同情心的虚假短视频频频登上平台热门。从“外卖女骑手深夜车被盗大哭”再到“老人苹果烂地里没人收”,这些主打卖惨的短视频,之后都被当地警方证实为营销号的摆拍剧本,其最终目的是引流牟利。
在无主谣言的制造和传播中,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直播博主、保安等新形态就业者逐渐成为摆拍卖惨的重灾区。这些特定的新职业群体往往因其数量大、贴近生活、有话题度,而频繁被“做号党”盯上,通过苦情化的处理,来消耗群众对劳动者的善意。
以外卖员群体为例,12月7日,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三批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一则名为“上海外卖小哥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的谣言,涉及到性别争议、彩礼陋习、加班文化,曾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这则谣言是营销号基于《人间世》第一季第一集的内容,剪辑画面并重新配音,选取一位在5分钟左右镜头露面的小伙作为主角,将故事渲染成《花钱娶个女人,上海外卖小哥累死》等版本。事实上,整个纪录片的内容中并未提及外卖员、彩礼、加班等相关事宜。
有武汉女骑手向媒体反映,虚假视频损害真实骑手声誉,“有些网红穿假外卖服摆拍色情擦边的低俗视频,明明我每天认真跑单,有些人看到我还会喷我是‘外卖媛’。”
针对摆拍乱象,今年以来,网信办已多次出台规定并开展治理行动。3月,网信办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明确指出,集中清理整治存在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等信息内容导向问题的短视频;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对此,网信办最新发布的行动通知里提出,专项行动期间将加强处置力度,有关平台应优化推荐机制,着力解决短视频平台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优质短视频呈现不足等问题。优化流量分配机制,防止“重指标轻质量”,片面以点赞率、转发率等量化指标作为流量分配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