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民发帖称,深圳市血液中心一张海报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深圳市血液中心有八位献血百次以上的员工,认为违反了《献血法》相关规定,违背生理规律。针对网友对献血次数的质疑,深圳市血液中心12月18日回应称,这些员工献血年限较长且多为捐献血小板。根据相关规定,捐献单采血小板间隔期不少于2周,一年最多可捐献24次,没有违反献血的生理规律。
据深圳市血液中心介绍,无偿献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捐献全血,一种为捐献成分血(单采血小板)。捐献全血:根据《献血法》规定,一年最多献2次;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规定,一年最多献4次。捐献成分血(单采血小板):根据国家标准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捐献单采血小板间隔期不少于2周,一年最多可以捐献24次。
“血小板的生命周期是7至14天,我们体内每天都有大量的血小板的产生,有一部分都是储存在脾脏的,如果血小板被采集出去后,人体造血系统会立即制造出大量血小板,捐献出的血小板在48小时左右可以恢复正常。”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输血科主任周世乔表示,科学献血对献血者身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血小板主要用于凝血和止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呈快速上升态势,2022年深圳市血液中心采集血小板3.6万治疗量供应临床,占血液采集总量的15%左右。
深圳市血液中心八名献血百次以上的员工都有捐献全血和捐献血小板两种方式,献血年限较长且多为捐献血小板,其每次捐献全血的间隔期均为3个月以上,捐献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期均不少于2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献血276次的林创松医生,其献全血3次,捐献单采血小板273次。
深圳市血液中心超百次献血员工卢亮目前参与无偿献血231次,其中捐献单采血小板228次。“我从大三就开始献血,这几年,我一直保持着每两周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的频次,献血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也让我持续保持健康的状态。”卢亮表示。
深圳市血液中心也表示,将持续完善相关工作,比如该海报仅标注献血总次数,未分开列明捐献全血及捐献成分血次数,引发网民误解,将重新设计海报进行细分。
据悉,深圳199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愿无偿献血,截至2022年底,全市逾534万人次市民参与无偿献血,捐献血液1068吨,救助临床患者175万人次。
来源:深圳特区报